第44章 东亚老师:我觉得特别好!(2/3)
知道吗,这首歌,嗯,这个《黄河长江》啊…从第一个音符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它像是有生命的。
你知道吗?它不是在演奏江河,而是江河自己在唱歌。”
“仔细听那个旋律线条,特别妙。
前半段的编曲故意用铜管压得很低,像黄河底下的暗流在涌动,然后弦乐突然拔起来的时候,那个动态对比啊……
就像是壶口瀑布的水雾直接喷到你脸上,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
他拿起旁边的画板,在上面写写画画,
“中间那段转调处理得太聪明了。他没用常规的五度转调,而是用三全音滑过去的,
这种不和谐的张力正好对应长江中游那种九曲十八弯的地貌特征。
和声层叠到第三小节的时候,我后颈汗毛都立起来了,这种感觉,非常美妙。”
“这首歌的立意很高,用黄河长江作载体,其实是把中华文明的血脉和自然地理的脉络拧成一股音乐的力量。
黄河的浑厚、长江的磅礴,在旋律里被具象化了——比如前奏里电吉他的嘶鸣像黄河的浪涌,钢琴的铺陈又像长江的绵延。
这种以乐喻河的手法,既是致敬传统,也是对现代音乐表现力的突破尝试。”
“这样的作品,已经不能用好或者不好来评判了。它更像是我们血液里流淌传承的华夏基因,被激活了,它能够唤醒我们体内,最根源,最原始的那种记忆。”
“我不知道说没说清楚,简单来说,你能够感受到这首歌仿佛是有生命的,是黄河,是长江在对你诉说。”
“我觉得这特别好。”
他说完,坐了下去,目光真挚地看着祝仁,给面前的后辈给予鼓励。
主持人这时候发话了:“看来我们东亚老师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白舟老师,我看你在台下跃跃欲试了,您来说说您的看法吧。”
白舟接过话筒:“我也觉得特别好!”
众人顿时笑了。
顿了顿,他接着说:“好在哪里,刚才东亚老师已经说了自己的看法,对我而言,我主业是搞文字工作的,我觉得这首《黄河长江》的歌词特别好。”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歌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