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刀俎与鱼肉(2/4)
次相遇,险些被揍成猪头,彭玉麟不由颓然瘫坐于地。
人为刀俎,己为鱼肉,全家性命皆掌握在他人之手,他又能怎样?
呆坐片刻,心中又不禁泛起疑惑。
他虽自恃颇有才学,但论功名不过是个补附学生员,连秀才都算不上。
平定李沅发后,受向荣赏识,被提拔为九品的“临武营外委”,获赏戴蓝翎。
但他婉拒封赏,前往耒阳朋友经营的当铺,当了个管账先生。
在向荣帐下效力时,他不过是个幕僚,出谋划策皆在军帐之中,鲜为人知。
今年他三十五岁,已然人到中年,怎么看都是个穷困潦倒、前途黯淡的穷书生。
可这贼厮对待他却似平生大敌,一副得不到便要毁掉的架势。
还扬言要用如此狠毒手段对付他的家人,虽说不知真假,可他怎敢轻易尝试!
念及此,彭玉麟不禁疑惑地问萧云骧:
“萧指挥为何对彭某这般看重?如今想来,贵军攻打耒阳城,似只为擒获彭某?”
只要彭玉麟不提逃跑之事,萧云骧向来对他和颜悦色。
听闻彭玉麟的询问,萧云骧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反问道:“平定李沅发后,彭先生为何拒绝向荣的举荐?”
彭玉麟不由一愣,嗫嚅着回道:
“彭某不喜为官。”
萧云骧凝视着彭玉麟的双眼,追问道:
“先生缘何不喜为官?”
彭玉麟眼神闪躲,不敢与萧云骧对视。
“这是彭某个人志向,无需向萧指挥报备吧?”
萧云骧思索片刻,答道:
“先生自幼随父母在安庆府怀宁县求学,十六岁回祖籍衡阳府衡阳县渣江为祖母奔丧。”
“却发现家中田产被亲族霸占,父亲含愤而逝。先生为免受乡人欺凌,只得听从母亲建议,暂居石鼓书院,后四处游学。”
“彼时生活颇为艰辛,先生投身衡州协标营担任司书,按月支取饷银,以此维持生计。”
“道光二十二年,衡州知府高人鉴偶然在客席见到先生文章,极为赞赏,邀您入署研读。”
“次年得以入诸生籍,并在不久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