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过渡章(1/3)
我站在茅屋门前,门吱呀一声,发出干涩的响声,仿佛是岁月的叹息。门后堆满了粮食,我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着村民们,声音洪亮而坚定:“看!这些都是粮食!以后,凡是帮我做事的,都可以发放粮食当工钱,当然,要铜钱也可以!今天,你们随便吃,吃饱为止!”
话音刚落,村民们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仿佛黑暗中的一丝光亮终于照亮了他们的心。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和感激,仿佛久旱逢甘霖,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看到他们眼中的泪水,那是被生活折磨太久后的感动,是被饥饿折磨太久后的解脱。
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都听我安排,一队青壮去寻水桶挑水做饭,一队去寻柴火,再来几个人搭灶台,你们各自分工。”我的声音在风中回荡,村民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我转向王强,一个村里最可靠的汉子,说道:“王强,你去把那两口铁锅支上,带着各位婶子去屋里拿粮食煮饭,煮干饭,让大家吃饱了再说!”王强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转身就招呼了几个人,朝着屋里走去。他的步伐坚定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希望的土地上。
“剩下的人去村里收集碗筷,等饭熟了分发给大家。老人看好孩子们,别让他们乱跑。”我最后叮嘱道。
说完,村民们高兴地忙碌起来。青壮年们迅速分成两队,一队扛着水桶,朝着柳溪河走去。他们的脚步轻快,仿佛脚下生风,水桶在肩上晃荡,发出清脆的声响。另一队则去寻找干柴生火煮饭,他们的眼睛在草丛中搜寻,不放过任何一根可以燃烧的树枝。几个年轻人麻利地在地上挖坑,用石头砌起简易的灶台。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干劲十足,仿佛这灶台就是他们对未来的寄托。
王强带着几个婶子从屋里出来,肩上扛着几袋粮食。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粮食倒进铁锅,添上水,生起火。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村子上空,带着一丝久违的烟火气。这炊烟,仿佛是村民们心中重新燃起的希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孩子们在老人的看护下,围坐在空地上,眼神里满是期待。他们的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不时地抬头望向冒着热气的铁锅,喉咙里不自觉地咽着口水。他们的目光中充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