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不愧是小师姐,真是厉害极了!(4/4)

拟器学习棋道,但最近抽空看下来,他甚至有点小享受。

    等基础理论都学完了,那件金色品质的棋盘和功法,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程潜正看着,突然一拍脑门:“差点忘了。”

    遂将一块神剑碎片取出,本命剑看到碎片“嗷呜”一下就冲了进去。

    你知道这是它与碎片正在沟通融合,模拟器中第一次消化碎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后续再吸收就会快很多。

    这段时间用来和小师姐历练,学下棋,顺便采摘些灵植灵矿。

    让原本有些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

    程潜抬眸看向月双双的方向,只见她剑法灵动,身姿轻盈,那二阶妖兽虽然凶狠,但在月双双的攻势下渐渐落了下风。

    月双双一个箭步向前,直刺向妖兽的要害。

    “哼,不堪一击。”月双双得意地甩了甩头发,抬头看向程潜,“师弟,小师姐我是不是很厉害?”

    程潜微微一笑,从树梢上飘落下来:“不愧是小师姐,真是厉害极了!”

    得到夸奖的月双双,小脸顿时泛起一丝红晕:“嘿嘿,那当然。”

    程潜无奈地摇了摇头,正准备说话,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灵力波动从远处传来。

    他神色一凛,说道:“小师姐,那边有情况,我们过去看看。”

    ……

人气小说推荐

伯府谋财又害命,陛下撑腰鲨四方
伯府谋财又害命,陛下撑腰鲨四方
一场意外,崔令窈和当今圣上裴玠互换了灵魂。每月十五,他们都必须要在对方的身体内度过一日。 一面,是混乱的伯府,重生而来的堂妹,暗藏毒心的叔母,秘密重重的叔父以及爱和稀泥的祖母。一面,是把持朝政的母后,野心勃勃的信王,早已叛变的贴身内侍还有前朝后宫的无数算计。 两人本以为这场互换会让各自的人生一团糟,不料事情却峰回路转,走向了一个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方向。 柔弱的崔家大小姐突然转了性儿,将崔府上下搅得一
君山一点青
终极修美之我只为你心动
终极修美之我只为你心动
关于终极修美之我只为你心动:纯属娱乐,脑子寄存处。终极一家+终极三国。cp呼延觉罗·修X夏兰荇德·美。当不一样的夏兰荇德·美遇见铁克禁卫军首席战斗团团长呼延觉罗·修时,他们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第一卷(?)第二卷:更新中……
慕两星
一人成宗
一人成宗
邪修乱世,三界成魔。面对怪海异潮,众生皆惧 唯有苏承迎难而上,系统转动,独镇寰宇 威荡八荒,
枚可
玄青录
玄青录
关于玄青录:一位少年幸免于难与妖兽潮下,又因缘际会,踏入修仙宗门,开始了一段充满神秘与挑战的求道之旅。在这条通往长生的路上,他不仅要面对内心的困惑,还要应对外界的考验,且看他如何在修仙界的风云变幻中,凭借坚韧与智慧,踏出属于自己的长生之路?
千木啊
通天命相师
通天命相师
关于通天命相师:——一部让你脊背发凉又欲罢不能的玄门传奇!如果你喜欢:?的诡谲风水秘术?的悬疑探险氛围?的命理博弈与成长逆袭?的克系诡谲与庞大世界观——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下一本“熬夜必读”!---作品简介:“通天命师,掌生死,断阴阳,却算不透自己的劫。”王邈,一个被玄天宗收养的孤儿,天生“纯阳锁命”之体,却被师父青玄子告知:“你是命锁的容器,三百年大劫的关键。”当他踏上寻找真相之路,才发现——?自己体内的青铜骨血,竟是上古禁器“命锁”所化!?挚友与红颜,可能是百年前布局的棋子!?就连最信任的师父,也藏着血淋淋的秘密……风水局中局,命理劫中劫!一场横跨三百年的玄门阴谋,正在他脚下缓缓展开……?为什么你必须读这本书?1??高能设定,颠覆认知!
长泽小道长
枪炮,少女与钢铁
枪炮,少女与钢铁
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向敌人开枪,但倘若你的敌人是年轻的姑娘呢? 机缘巧合,商克来到了异时空,一个有些魔幻
神州翰林院的平海
穿越少歌:我娶了李寒衣
穿越少歌:我娶了李寒衣
关于穿越少歌:我娶了李寒衣:现代青年萧逸,意外穿越到的世界,成为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少年。凭借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自身的天赋,他在江湖中崭露头角。萧逸结识了萧瑟、雷无桀等一众好友,与他们一同经历江湖的风风雨雨。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清冷出尘、武艺高强的李寒衣情愫暗生。为了能与李寒衣并肩,萧逸不断修炼,突破重重难关。他不仅要面对江湖中各种势力的觊觎与陷害,还要应对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最终,萧逸历经艰辛,以绝世之姿站在了江湖巅峰,成功娶得李寒衣,与她携手共赏江湖美景,书写一段独属于他们的传奇。
天玄逆途废柴崛起
让你去替考,你却在幕后力挺女帝?
让你去替考,你却在幕后力挺女帝?
刘泷是古文学硕士生,重生大周,却沦为桥头卖字穷书生。 童养媳营养不良,刘泷不得已替别人的傻儿子科考。 为救家人离家乡,谁料皇榜中状元。 十三岁写下【满江红】震惊四座,鼓舞军心,边疆将士闻后,无不热血沸腾,上马杀敌。 十六岁乡试秋闱高中解元,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将主考官感动到破防。 入京参加会试,以【横渠四句】为开篇被礼部尚书点位会元。 参加殿试写下【十四万人齐卸
一点既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