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檐角铜铃(2/3)
凝结成血珠。高力士的亲信突然从石柱后闪出,手中《西域异闻录》哗啦翻到绘有衔尾蛇图腾的页面:\"张大人可还记得,三年前岭南进贡的荔枝树,根须里缠着这样的青铜残片?\"
我袖中的虎符突然发烫,仿佛被地火灼烧般发烫。鎏金表面浮起细若蚊足的铭文——\"天宝十四载冬,禄山拜相\",这日期比《旧唐书》记载的叛乱时间足足早了三个月!指尖抚过凹凸的篆刻,记忆碎片突然如潮水翻涌:三个月前洛阳城头坠落的玄鸟旗,旗角金线绣着的根本不是玄鸟,而是安禄山亲兵特有的双头鹫图腾。
那日我作为鸿胪寺少卿随节度使出使范阳,归途经过洛阳时恰逢安禄山入朝觐见。朱雀大街两侧挤满围观百姓,却无人注意到城楼玄鸟旗的异样——本该展翅欲飞的玄鸟被替换成双头鹫,金线刺绣的鹫眼泛着诡异的暗红,如同凝固的血珠。随行老卒低声惊呼:\"这是范阳亲卫的标志!\"话音未落,旗角突然断裂,绣着鹫纹的金线竟化作赤色流火坠入护城河。
此刻虎符灼烧的剧痛与洛阳城头的异象重叠,我猛然想起史官讳莫如深的细节: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时,曾秘密豢养八千奚族死士,这些人身披双头鹫羽氅,在幽州地界被称为\"鹫骑\"(据《安禄山事迹》记载)。更令人心惊的是,虎符内壁还刻着半阙谶语——\"玄鸟折翼日,双鹫蔽日时\",与三年前我在骊山温泉宫捡到的残破玉简上的文字如出一辙。
史书记载天宝十四载正月初九,安禄山才被任命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可虎符显示的\"拜相\"日期,分明指向天宝十四载冬。这三个月的时间差,恰是杨国忠在骊山向玄宗进谗言,称\"禄山必反\"的节点。或许历史书上轻描淡写的\"杨国忠诬告\"背后,藏着更惊心动魄的真相——安禄山早已通过某种秘术预知未来,提前布局叛乱(参见《新唐书·安禄山传》中\"禄山多置耳目,朝廷动静辄报\"的记载)。
虎符突然迸裂,碎屑在空中凝成血色篆字:\"幽州有变,急归!\"远处传来戌时钟鸣,惊起满树寒鸦。我攥紧发烫的虎符残片,突然明白史书工整的记载下,埋藏着多少被篡改的真相。玄鸟旗上的双头鹫图腾,或许正是打开那个血腥谜团的密钥。
\"张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