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8/12)
园题咏》在本回及整部作品中,对情节发展与主题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情节推进方面,这些诗词成为了情节发展的重要纽带。元妃省亲时命众人作诗,这一活动构成了本回的核心情节之一。众人围绕大观园各处景致赋诗,使得游览大观园的情节更加丰富生动,增添了文化雅趣。宝玉在作诗过程中与宝钗、黛玉之间的互动,如宝钗的适时指点、黛玉的代笔等,进一步推动了人物关系的发展,为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增添了新的情节波澜。诗词创作这一情节也自然地引出了后续众人在大观园中的生活场景,为故事的持续发展搭建了桥梁。
从暗示人物结局的角度来看,这些诗词宛如神秘的预言。元春的诗中描绘的大观园繁华,暗示着贾府此时的鼎盛,但也隐隐透露出繁华背后的无常,为贾府日后的衰败埋下伏笔。宝玉的诗作展现出他对美好自由的向往,然而在封建礼教的大环境下,这种向往注定难以实现,暗示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宝钗诗中对皇家的歌颂以及稳重的风格,预示着她会努力遵循封建礼教的规范,最终成为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黛玉清新脱俗的诗风与其中流露出的无奈,也暗示了她在贾府寄人篱下、孤独飘零的命运,以及最终香消玉殒的悲剧结局。
在烘托氛围上,诗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省亲本就是热闹非凡却又带着庄重氛围的场合,众人的诗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华丽的辞藻描绘出大观园的奢华壮丽,营造出一种富贵堂皇的氛围,与省亲的盛大场面相契合。同时,诗中偶尔流露出的淡淡愁绪,如黛玉诗中的空灵与无奈,又为这热闹的场景增添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使氛围更加复杂多元,为整部作品奠定了一种繁华与悲凉交织的基调。
这些诗词紧密地融入到情节之中,深刻地暗示了人物结局,巧妙地烘托了氛围,有力地深化了《红楼梦》“盛极必衰”以及封建制度下人物悲剧命运的主题,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灵魂元素,让读者在品味诗词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入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五、艺术手法品鉴
1.写作手法的精妙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运用多种精妙的写作手法,将省亲场面与人物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到故事中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