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家庭的传承(3/4)
式更像是搭建阶梯。每月的\"安全技术沙龙\"上,会议室的气氛总是热烈而充满活力。白板上永远写满红蓝交错的思维导图,各种新奇的想法和创意在这里碰撞、融合。当年轻警员小陈提出的ai监控算法存在漏洞时,苏瑶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让团队分成两组,通过模拟攻防战自行发现问题。
三天三夜的头脑风暴后,实验室的灯光几乎没有熄灭过。小陈带领的小组不仅修补了漏洞,还创新性地加入了生物特征动态验证模块。他们借鉴了变色龙的变色原理,让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识别参数。在庆功宴上,陆琛举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灯光下流转:\"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经验,而是点燃创新的火种。就像我们当年在国际竞赛中,那些突破性的技术都诞生于思维的碰撞。\"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合影,其中一张正是他与苏瑶在日内瓦领奖时的照片,背景里的全息投影与此刻会议室的设备已不可同日而语。
十六岁的陆星野开始以实习生身份参与真实案件。在某次跨境网络诈骗案中,他负责整理数千条聊天记录。连续三天盯着屏幕,血丝爬上他的眼白,眼睛酸涩得几乎睁不开,但他依然全神贯注。突然,某个加密文件的命名规律让他瞳孔骤缩——这与父亲笔记中记载的某个暗网组织习惯完全吻合!
当专案组根据这条线索追踪到犯罪窝点时,现场的情景让陆星野终生难忘。昏暗的房间里摆满了服务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代码和数据,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带队的老刑警拍着他的肩膀感慨:\"虎父无犬子啊!\"陆星野看着现场收缴的服务器,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的话:\"科技是把双刃剑,关键看握在谁的手里。\"
最具挑战的案件发生在陆星野十八岁生日当天。东南亚某国突然爆发大规模身份信息泄露,涉及千万民众。消息传来,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紧张的氛围。陆琛和苏瑶原本准备的生日派对变成了紧急作战会议。作战室里,大屏幕上的数据瀑布般流淌,红色警报此起彼伏,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陆星野盯着不断跳动的攻击数据,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关乎着无数人的信息安全。突然,母亲教过的量子加密对抗策略在脑海中闪现:\"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