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糯米钢筋混凝土(2/4)
南亚地方去进口。
越想,宋应知就越觉得此法可行。
不过他并未急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毕竟先前自己的很多想法都被韩大人一一否决。
这次,宋应知想自己先实验一番再给韩大人提议。
于是,到了晚上,宋应知找到苏澜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与他。
听完提议,苏澜之却是有些许犹豫。
“宋兄,且不提你说的此法是否可行,这糯米灰浆虽好,但它有一个弱点。”
“什么弱点?”宋应知忙问道。
苏澜之眉头微皱,缓缓解释:“糯米灰浆黏性、韧性虽好,但它刚制成时为粘稠状,需等上十天表面才会凝固,完全凝固则至少等一两年,以韩大人的性子,可等不了这么久的时间。”
听到苏澜之这么说,宋应知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又听苏澜之继续说道:“且熬制糯米浆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耗费的劳力时间都是需要考虑的。”
面对这些缺点,宋应知早就想好了对策。
“苏兄,你且随我来。”
他将苏澜之拉至案桌处,提笔快速画出一个浇筑模具,待落笔后,宋应知拿起图纸解释道:
“苏兄,这是浇筑模具,在建造城墙时,我们可往内部加入苏钢,等十天后凝固了再把模具拆开二次使用,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解决糯米砂浆在未凝固时垒砌不起来的问题。”
“而且,若在糯米灰浆中加入白矾,不仅能增加灰浆的强度,还能加快它的凝固时间。”
在浇筑过程中,在模具内加入海量碎石,不仅能增加城墙的坚硬程度,还能减少灰浆用量。
听着宋应知缓慢分析,二人又计算了两种情况下所耗费的时间与劳力、财力等,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宋应知的法子胜于临清砖。
如此,二人当即决定,等回长城,就开始着手实验。
首先,要解决的材料就是钢筋,现在的北夏虽还未出现钢筋,但有钢。
早在前朝,中原的钢铁生产和冶金技术就领先于欧洲。
其中苏钢就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锻炼而成的高碳钢,用它来做钢筋最为合适。
为此,宋应知在回到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