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欲善其事,必先得利其器(3/4)
铁。这一炉铁,重达800多斤。而且,工匠们试过之后,都说比他们之前炼出的铁,硬度和韧性都要强很多。
属于上等好铁。
蔡邕、荀攸、贾诩等人收到消息,也都从阴馆赶了过来。这些人之前还整天骂骂咧咧,抱怨王通不务正业。现在看到王通一座炉子就出铁800多斤,全都惊讶不已。
大家都知道,这么高的铁产量,将意味着什么。
在汉末这个时代,铁产量还很低。甚至连农具的犁头,都还普遍使用硬木或石头。将士们的铠甲,也基本上全都是皮甲。
于农业而言。
有足够多的铁,就可以制作更多的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的普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出产更多的粮食。
原来用木质或石制农具,假设一名男子可以种二十亩地,在采用铁制农具后,可以种八十亩!
(备注:古代耕种不同于后世的精耕细作,而是广种薄收。参考唐代的均田制,一名男子种80亩地并不算多。)
于军队而言。
有了铁器,就可以制造更多的兵器,更好的铠甲,更好的攻城器械。就可以大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多建几座炼铁高炉,日产几千斤生铁,王通治下的军事民政,都将会获得很大好提升。
……
保密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为了严守高炉冶铁的机密,王通先是下令将所有参与高炉冶铁的工匠全都控制起来。然后,修筑围墙将整个矿区围了起来。
再修筑几处坞堡。
将焦炭的冶炼放在单独的坞堡中进行,高炉的炼铁的每一个关键工序,也分别在不同的坞堡中完成,这样分段式生产,更有利于保守机密。
除此之外,便是让自己的亲信部将秦昊,带兵一千守护这个冶铁矿区。没有王通的批准,任何人不能进出,违者不论身份如何,一律杀无赦!
秦昊与韦卫一样,都是王通从被解救的汉人奴隶中提拔起来的将领,武艺也是王通所授,对王通忠心耿耿。让秦昊暂时担任高炉冶铁矿区的守将,王通也会比较放心。
除此之外,便是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条例和连坐制。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