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鸡毛蒜皮(4/7)
说正好要收秋粮了,确实要增加俩个摆在店里的米粮柜子。
于是大手一挥,便将这桩差事托付给了楚良夜,二人三两下约好时间,叫楚良夜把人带来开工。
再说楚良夜出了店里便直接拐到街北一家唤作“金玉良缘”的首饰铺子,挑了只较为压手的银镯子,揣着就上马走了。
不过时辰已经不早了,今日若再赶去潘家村就太晚了,不方便。于是楚良夜便直接骑马回了家,打算第二天去。
结果等到了街口就见她大嫂正在院子里晾衣裳,二嫂则在大门口坐着,看着神色不大好。
“小叔回来了?”
“嗯,回来了,二嫂坐这儿干什么呢?”
“哦,没事,刚拾掇完出来坐会儿。”
楚良夜信手将马背上的点心,解了一包下来递了过去,道:“这个给迎辉吃。”
徐氏一看这点心捆的齐齐整整,上头还贴了张写着名号的红纸,就知道便宜不了,不是大集上那种便宜货。
“这,不必了,你自己留着吃吧。”
徐氏有些不好意思接。
“拿着吧,迎辉身子弱。”
“呦,小叔回来了?这是买的什么呀?”
大嫂魏氏扭头见了,便也乐呵呵的凑了过来。
徐氏立时便撂了脸子,微微垂着头不想看她,也不说话。
其实二嫂徐氏贤惠能干,又任劳任怨,不论家里家外的活计,从来一把抓,是这个家里最辛苦的。
反倒是大嫂,因为一手好绣活,可以绣些东西赚钱,所以十分得他娘喜欢,连大哥也十分听她的吆喝。
如今二儿一女也都大了,而且大儿子十六岁也是童生了,所以即便素来家里的活计不怎么干,却十分有地位。
反之,不比大嫂魏氏人总是打扮的得体好看,脸上也总带着笑意,二嫂徐氏就总是穿的半新不旧,脸上也从不见半点儿脂粉,便是头上绾发的簪子都不是银的。
加上唯一的儿子,楚迎辉,自小体弱多病,明明顶聪明的一个孩子,因此便断了读书的路,小时候家里只让读了两年识了点字就没有再读了。
所以,二嫂也总是被他娘嫌弃就生了这么一个还这么不出息,重活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