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你品,你细品!(3/5)
模式?共同富裕?”钱国强有些疑惑的看向祁同燕,这个说法很新颖。
“没错!新型产业!京州市去年大风厂的改革您了解吗?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优化了一下。”祁同燕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京州的大风厂?你们的罐头厂也打算用股份合作制?”显然钱国强是非常清楚大风厂改革的。
也是,毕竟是省会城市第一个从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存在,身为银行行长怎么可能不了解?
“没错!就是股份合作制!祁家村直接拿地入股,村民们按照自己的能力投资入股,最后每一年会根据具体的利润来进行分红,带领全村所有人共同脱贫致富。”祁同燕稍微解释了一番,没有细说。
“确实是个好方法,不过现在也只有祁家村能用这种模式。”钱国强仔细推演了一番后无奈的说道。
没错,现阶段确实是只有祁家村能搞这种模式,因为罐头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不怕找不到销路。
对此祁同燕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个钱国强的格局还是小了!
其实如果放眼全国看去的话,这样的模式其实早就出现了,甚至已经有不少的地方都开始发家致富了。
早在十几年前,齐鲁大地一个偏远的山村就出现了一个能人。
早在联产承包制之前,这个能人就带着全村一起制作豆腐、水泥袋,然后又开始玻璃纤维和毛纺加工。
1983年联产承包制之后,这位能人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带头投资兴办了几家棉纺厂之后,全村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企业经营,村里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仅仅四年时间,这个偏远山村的固定资产就增长到了5500万元,每户村民的资产都达到了100万元,所有的村民都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新房。
那可是1987年的100万元啊,在其他地方还在出现一个万元户都会上报纸表扬的时候,人家村里的人各个都成百万元户了,简直就是个奇迹!
而带领全村人都顺利脱贫,迈入小康生活之后,这位能人并没有享受,也没有满足,反而更加更够折腾了。
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现在那个贫困的小山村的固定资产总额达到6亿,每户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