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县试第一场(1/3)
二月初七破晓时分,县衙前已聚集了众多考生。考生们身着轻袍、头戴方巾、背着书箱,静静等候入场。衙门口,衙役们神情严肃手持水火棍分立两旁,仔细查验考生的身份、文牒和应考物件。确保无顶替、无夹带。
人群中有考生紧闭双目,口中默默背诵经文。有考生来回踱步,舒缓内心焦虑。路边的摊贩们早早摆好了摊,售卖笔墨纸砚等物,以备考生不时之需。夏温娄前世也经历过大考小考无数,倒不似其他考生那么紧张。
不多时,鸣锣声响,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考生们依序排队入场。考场内一片肃静。为首的梁知县手中捧着一个雕花木匣,进入考棚,他将木匣轻轻置于案台,打开童锁,取出考题,交给衙役分发。
夏温娄目光落在考卷上,待看清题目后嘴角微微上扬。题目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论语·泰伯》,这题于他而言不难。稍加思索后,他不慌不忙的提起笔蘸墨,挥毫作答,字迹工整,笔锋刚劲有力,行文如流水,一气呵成。
至于后面的试帖诗,题目是“秋韵入林图”,限“秋、流、愁、幽”韵。
夏温娄闭目沉思,他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风乍起,吹过广袤的山林,片片秋叶随风舞动。似一只只蹁跹的锦羽飞鸟。为山林披上斑斓彩衣。离鹤幽深其间秋月弥漫,仿若能听到岁月的回响。随着脑海中画面的渐渐完整,一首五言八韵诗跃然纸上。
夏温娄是第一个交卷的,不是他特立独行的想当出头鸟,而是他饿了。他扛过中午那顿饭没吃,一口气答完题,整个人放松下来后,只觉饿的前胸贴后背。等交完卷后他才想起来这不是现代考试,交了卷就能跑了。而是要等考试结束后统一放闸,让他们出去。更悲催的是他到了候场区。发现连张凳子都没有。他是来考试,又不是来劳改,太可恨了。
主考官对第一个交卷的人通常会另眼相待。他细细看了夏温娄的文章,心中惊叹不已,这文章一看就知该考生师从名师。再一看年龄,好嘛!才十五。要不是这才第一场。他都想把人叫来问话了。看向候场区似乎要累的虚脱的夏温娄,他叫来一名衙役。给夏温楼搬了张凳子过去。
看到凳子,夏温娄先是一愣,听衙役说是知县大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