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赵构的心病(11/19)
后十个月,在他起草的那份“对金和议要略”中,有“迎回二帝”条款,正犯了赵构之大忌,忤逆了圣意,所以遽遭遗弃,被罢去相位。
秦桧心想,忠君和爱国本来是一致的。然而,由于赵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使得忠君与爱国成为水火不兼容。向往既忠君又爱国的秦桧,此时必须做出痛苦的抉择:
--要么站在广大臣民--边,继续当爱国老,力主收回失地,迎回二帝。但这要付出丢官以至杀头的惨重代价。
----要么站在赵构一边,当个唯圣命是从的忠臣,一意主和,放弃收复失地和迎回二帝,保住赵构的半壁江山和皇位。这样,终究有东山再起,再度为相的一天。想着想着,秦桧忽见父亲飘飘然从天窗飞进书房来:“孩儿,你要好好念书,长大了才好入阁拜相,荣宗耀祖啊!&34;
”父亲放心,孩儿正在苦读《论语》呢!&34;
“孩儿,你一定要记住孔夫子的话,信守君君臣臣之道,要当忠臣,千万不要当奸臣呵!&34;
”孩儿明白,孩儿明白,孩儿一定要当个忠于皇上的大忠臣!&34;
“相公,你醒一醒!”天已亮,王氏闻声走进来,呼唤着。“啊?”秦桧从梦中醒过来了。
5
狂风怒号,暴雨倾盆。
绍兴三年十一月庚戌日上午,汴京城的天气很冷很坏。但是,穿着黄色龙袍、坐在汴京金銮殿的龙椅上,接受群巨山呼万岁的大齐皇帝刘豫,心里却像一盆炭火那般暖烘烘的,又像喝了一杯香醪那样美滋滋的。
汴京是北宋的京都,刘豫登极时原定都大名,后迁都东平。因金人将陕西划归大齐,使中原地区尽属刘豫,所以他在去年四月,又把首都迁到地理风水极好的汴京。
今天,是刘豫的六十岁生日。
偌大的金銮殿里,张灯结彩,锦旗密插,锣鼓紧敲。在仪仗队的奏乐、歌伎队的歌舞之后,群臣们凭官阶依次叩拜,祝刘豫万寿无疆。
今天参加跪拜祝贺的官员中,不但有大齐国的文武百官,而且还有北金的使臣乌克寿,南宋的使臣韩肖胄。这意味着刘豫的大齐政权,不但受到金邦的支持,而且还得到宋朝的承认。所以,他今天的心情特别兴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