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夷吾登位(14/19)
本。”胥臣附和道:
颠颉很是恼火,上一次重耳听了狐偃的话,辞绝里克的盛情,
一批人又在翟国待了下来,他对此事仍耿耿于怀。此时又听到狐偃斥责,胥臣附和,他实在按捺不住。但狐偃是重耳舅舅,他不敢乱来,便对胥臣迁怒道:
“礼是什么?看得见吗?摸得着吗?有这么重要吗?”对于颠颉的狂悖,狐偃觉得必须加以开导,便说:
“礼乃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人难道可以逆天行事吗”颠颉听不太懂,只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直瞧着狐偃。胥臣知道颠颉不太懂这些文诌诌的话,笑笑地解释道:“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人们的言行依据。”“哼!”颠颉冷笑了一声,不再辩驳。
先轸讲究实战策略,他反对狐偃的想法,便开口说:
“公子,臣下以为处在西陲的牧马人的后代——秦侯和秦国朝臣不是学习礼的人,他们喜欢的是城池土地,是金银珠宝。”
重耳忧心忡忡地说:
“这正是重耳所担心的,如果要送出城池土地,才能得国,那不就是出卖祖先的血汗吗?这样的事,重耳不能做,也做不出来!”
“天道无私亲,只有仁德的君子,上苍才会把天下交给他治理!”狐偃又说:
“公子,”先轸直言道:“谋略家姜太公的‘六韬·龙韬’中有言,天道难见,地利人事易得。’也就是说,公子眼下有秦国的帮助,何不加以利用,早日回国为君如果为了正道而放弃了谋取,不就失去秦国拥立的机会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啊!”
“如果……”狐偃又说:“如果秦侯也依礼行事,选择贤德的公子继位为君,那么他将选择公子,公子就可以回国了。”
“假若秦国只喜欢城邑、土地呢”魏武子问。
“那秦国会遭到报应,秦侯会后悔,新任的国君也不会长久!”狐偃说:
重耳顿时明白了,他知道不必再议了。如果谋取君位的前提,是要以晋国城邑、土地贿赂秦国的话,重耳宁愿等待天命的到来。他不愿意谋取,即使非要谋取才能得国,他也只愿意用诚、信、仁、德来谋取。
公子扎很悠闲地坐在茵席上,他见重耳出来,便站了起来。“重耳感谢公子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