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观火者(15/18)
开骂他是“笨蛋皇帝”、“亡国皇帝”。此时若与赵锷计较,徒增困扰而已,只得当作无闻,弓下身来,把老父搀起,让父亲坐在车辕上,才缓缓地说:
“金朝显然存心灭我赵氏,所以既迫我皇族全部北迁,又立张邦昌为异姓皇帝,还把国号改为&39;大楚&39;。”
“是啊,可怜我皇家宗戚三千人,尽作俘囚,惨哪!”赵佶说着,掩泣起来。
“完啦,赵宋天下亡了!”赵锷绝望地叫道。“不,也许上天见怜,能让九郎。”赵佶欲说又止。
一提到“九郎”,有一个人特别留意,他就是信王赵榛,乃赵佶的第十八个儿子。而九郎,正是排行第九、封为康王的赵构。这次所有皇族兄弟被俘,唯独赵构因出使金营才幸免于难。赵榛和赵构虽不同母胎,彼此却很合得来。所以一闻“九郎”二字,赵榛眼睛就发亮。
可是靖康帝赵桓则不以为然。他对康王赵构不
怀好感,基于这个原因,当时才不顾父亲的反对,一次又一次地强旨令赵构去金营充当人质,想不到倒让赵构因祸得福,在半路上遁去,幸免北迁。现在,父亲叨念九郎,是什么意思?赵桓直觉不是滋味。
6
前方不远处传来宋俘同金兵的争吵声。众人循声望去,但见有几个不是皇族的宋人,正在愤怒地指责金兵。
“他们是什么人?”不知谁问了一句。
“这是一班被俘的太学生。”肃王赵枢解释道。“为什么跟金人闹事?&34;
”他们请求向二帝问安,金人监军不允,因此吵起来。“答话的还是赵枢。
那争吵的地方,相隔有一箭之地,只见其形,难闻其声,大家都无法弄清闹事的原因,唯独赵枢耳朵特别灵。
这一班太学生中,有一年轻者,特别气盛,最是引人注目。
”他便是太学生的领袖,姓秦名桧,字会之,“赵枢热心地为众人解开疑问。提到奏桧,他想了起来,便顺口背诵起一篇文章来:&34;宋于中国,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前古未有。 昔西汉绝于新室,光武以兴;东汉绝于曹氏,刘备帝蜀;唐为朱温篡夺,李克用犹推其世序而继之。盖基广则难倾,根深而难拔!&34;
众人对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