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观火者(14/18)
回答说。
”啊。 &34;
赵桓已不记得当时震怒得似要爆炸的他,是怎么消气收场的。如今想来,所谓的妖言惑众,偏偏成了眼前的事实,不等于说,一切都是上天注定了吗?
既然是上天注定了,是天意,何必徒劳心思去计较,去追究呢?这个发现,竟使赵桓从中寻到自慰,多少有点如释重负。
天还是那么阴沉,但是风稍停了,使人得以睁开眼睛。俘虏队伍经过一个村落,座骑上的徽宗赵佶才抬眼,即瞥见大路两旁,散立着不少父老百姓,顿觉项颈似若受谁一扼,迫得他低首了!自被押出京都,每过一处,沿路都有围观百姓。他们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大声嚎哭。面对这些子民,他终于体味到,项羽为什么自刎乌江?对于项羽所说的“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句话,他终于有了切肤的感受。
造饭时间到了,传来金人监军歇泊的命令。为防俘虏潜逃,金人喝令所有的牛车前辕向内,按地盘大小,各自绕成圆圈,令俘虏待在圈内,圈外由金兵把守着。
二帝以及恽王楷、肃王枢、景王杞、信王榛、沂王锷等被圈在同一处。这群皇家父子兄弟,往日在宫中,尽管各立门户,彼此心存芥蒂,但每每见面时,表面上都非常守礼节。尤其对当今皇上,虽至亲兄弟,也礼分君臣,当面不敢丝毫不恭。可是现在,除了有人向上皇徽宗赵佶礼节性问安外,谁也不愿理睬眼前的靖康皇帝,弄得赵桓好不尴尬。&34;父皇,饿了吗?“赵桓只得同上皇搭话。
赵佶既不吭声,连眼皮也不抬起。赵桓猜测,一定是因为路上的缘故,正打算上前赔罪时,却发现父亲忽然蹲下,用发抖的双手,从地上捧起一撮土,口中喃喃、双眼发呆!
”父皇,你这是。“赵桓不解地问。
赵佶的喉咙好像被什么噎住,艰难地吞了一口唾液,问道:
”桓儿,难道这国土从此真的已非我有?&34;
赵桓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皇帝哥哥,父亲在问话,该开开金口啊!”说话的是沂王赵锷,他语含嘲讽,更带着挑衅的目光。
赵桓清楚,这次皇族被俘,诸多兄弟只有这个年纪不大不小的沂王赵锷,把所有怨恨都集中在当皇帝的哥哥身上,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