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3)
苗成勇赞同地点头,这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而他当时主要的担心是,自己的工厂没有足够亮眼的服装,现在陈雪既然提出来了,自然是心里已经有了底稿。
陈雪当然心里面有了成算。她在记忆里面翻了翻这个时代人们穿的各种衣服,其实各类真的少得可怜。秋冬季节,人们最常见的穿着就是老棉袄,棉坎肩,毛线衣,里面再套件挺丑的秋衣。
里面穿的衣服暂时是顾不上的,要想一炮打响,那肯定是要给最外面这一层改头换面。这个时候说羽绒服为时尚早,羽绒服无论是面料还是充填物,那都是需要科技发展的。
翻翻手上的面料,也果然不出陈雪所料,高档的面料主要是毛呢,毛绒,和羊毛混纺,中档的则是以棉麻混纺,或者是棉与化纤混纺为主,像后世那些羽绒服用的什么高分子防水透气不露绒的材料,现在估计还没有呢。就连陈雪印象中小时候穿过的那种走起来就摩擦着发生呱唧呱唧声音的滑雪服面料她都没有见到。
如此一来,她便认为这个一炮而红的款式要落在风衣上。
风衣本身其实不算什么新款式,这个时候,它的历史就已经有快一百年了。本来风衣就是起源于一战时的军装,所以本身的线条和气质也是偏硬朗的。即使是女式风衣,也有以帅气干练为特点的。而这种偏军人气质的风格,在这个时代也会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毕竟这会儿还是会把邓丽君的歌说成是靡靡之音的时候。
要想获得最快最广泛的认同,还是不要轻易挑战大众审美的好。等到过几年,大喇叭紧身裤开始流行的时候,再出些展现女性柔美的衣服,正好可以乘上那一阵东风。
不过风衣的面料最好还是能防风防水,陈雪翻了翻也没有看到合适的。她也不知道那种带覆膜的面料技术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翻了一遍没有,陈雪就招来了业务处长,想问问有没有防水防风的面料,价格贵一些也没关系。
林处长在厂子里做了好些年,对于面料这一块最是熟悉,听了陈雪的问话,又仔细想了一会儿:“这种面料我上次在香港的展览会上见着了,不过当时打听的价格比较贵,我们没有进。”
听到这话,陈雪看了苗成勇一眼。如果林处长都说贵的话,这个价格可能真得考虑考虑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