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提议恢复文讲所(4/5)
,在编辑的帮助下修改作品,直到能达到发表或者出版要求与质量为止。
别说,这种方法还是有用的,最起码,《当代》是尝到了甜头的。
只是吧,这个成本确实有点高。
毕竟,随着文学大时代来临,喜欢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总会有新人进入编辑们的眼中。
这就造成越来越多新人作家住进杂志社的招待所,他们这一住还不是一两天,少的几周时间,多的几个月甚至大半年也是有的。
据说,目前招待所都快满员了。
胡为民问:“你们就这么一直养着他们?”
“不可能,我们杂志社也没那么多钱。最多一年时间,要是这么久稿子还写不明白,只能让他们收拾收拾,卷铺盖走人了。”朱盛昌摇头道。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胡为民。不是所有青年作家都像胡为民一样,灵感多不说,创作速度也快,改稿他不清楚,但肯定慢不下来。
要是所有作家都像胡为民一样,他们编辑不知道能省多少心,少掉多少头发。
他摸了摸越发稀疏的头发,心里直叹气。
胡为民摸着下巴,想起前世听过关于鲁迅学院的由来。
据说,鲁院的前身是文讲所,是作协培养年轻作家的地方。
而且,文讲所也不是新事物,早在五十年代就有的,只是后面停办了。
他知道,现在是没有文讲所的,否则他不可能听不到一点消息。
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提前让文讲所重新现世呢?
如果有老师教的话,新人作家的成材率肯定比编辑们教强数十倍。
“朱老师,上面有没有考虑过文讲所?”
“文讲所?”朱盛昌愣了一下,猛然明白他在说什么。
“对呀,我们怎么就忘了文讲所!”
朱盛昌拍了拍手,恨不得立刻回去找秦昭阳商讨这件事。
恢复文讲所如果由他们当代编辑部提议,绝对是大大长脸的一件事啊!
而且,他觉得这事成功的概率非常高,毕竟,全国对作家的需求是有目共睹的,没有教作家写作的地方,只靠他们杂志社,效率太低。
“为民,你提的意见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