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鬼市的大漏(12/25)
池州一起,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工作。我们穿梭在各个商场,精心挑选着乔装所需的衣物和道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我也再次复习了鉴宝知识,拿出之前收集的古玩图片和资料,仔细研究各种古玩的鉴别要点,从材质、工艺、风格到年代特征,逐一进行梳理,确保在鬼市中不会看走眼。
夜晚,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却早已飘向了鬼市。我想象着即将到来的冒险,心中既紧张又兴奋。鬼市,那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地方,即将向我敞开它的大门,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我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鬼市中找到那些可能存在的风水古籍残页和法器,为我的风水研究和建筑设计之路找到新的突破口,实现自己在风水与建筑领域的更大突破。
2009年的广州,是一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在高楼大厦的光影下,隐藏着许多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而海珠桥下的“鬼市”,便是其中之一。它像是一座神秘的岛屿,只在深夜悄然苏醒,吸引着那些怀揣着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的人们。
海珠桥,这座始建于1933年的老桥,见证了广州的百年变迁。它横跨珠江,连接着城市的南北两岸,是广州人心中的一个重要地标。桥的两端,是繁华的商业区和热闹的居民区;而桥下,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是“鬼市”的发源地,也是广州夜晚的另一面。海珠桥的夜晚,与白天截然不同。夜幕降临,桥上的路灯亮起,昏黄的灯光洒在桥面上,映照出珠江的波光粼粼。桥下,一片黑暗中,隐隐约约传来嘈杂的声音。这里是“鬼市”的世界,一个只在深夜苏醒的集市。
“鬼市”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神秘,甚至带有一丝诡异。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夜市,只是交易的时间和方式与众不同。在广州,人们习惯把这种深夜开市、天亮即散的集市称为“鬼市”。而海珠桥下的“鬼市”,则是广州最着名的一个。“鬼市”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它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广州正处于动荡时期,许多人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谋生,一些人开始在海珠桥下摆摊,卖些旧衣物、破铜烂铁,甚至是一些来路不明的古董。他们选择在深夜出摊,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城管的驱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