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杜氏(3/4)
民纷纷由小道消息过来。
虽然这部分人不多,但是那些本来就是流民的人听说这里有粥棚,自然是百般愿意,如此,自是有大量劳动力加入。
随着王望瑾来到此处,他也没有任何违和感的加入到了新兵训练之中。
虽然新兵训练很是要命,但是王望瑾就是来到了这里。
这肯定是因为他为了弥补这些天的休息?
不不不,你别想了,身为一只正常的咸鱼,怎么会这么自觉。
在王望瑾去和甄逸交易之后,刘叔就开始接管了。
也正因此,王望瑾好巧不巧的碰上了刘叔的军营巡查。
就这样,王望瑾被刘叔安排进了新兵之中。
看着身边一个个累的直喘气的汉子,王望瑾有些绝望,这里的味道简直了。
呜呜呜。
随着训练的结束,一部分人来到了这里开始训练,大部分的人来到了屯田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去了打铁的地方。
王望瑾自然是被带到了打铁的地方。
他是最早的那一批人,自然对于锄地的要领很是熟悉,同时也感到很是无趣,自然以为打铁只是热一点,应该要比下地干活轻松。
然后,王望瑾来到这里,脱下了身上几乎所有的衣服,赤裸着上身,拿着铁锤,发出巨大声响。
看着手中敲打了半天还没有成功的铁饼,王望瑾不想说话了。
早知道就不花大价钱来换铁器了,现在可真是“冤有头,债有主”。
看了看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才下班,有点折磨人了。
如今山寨之中大部分的人都会按时上下班,这是王望瑾为了保证每个人的睡眠质量也就是身体情况而定下的标准。
汉末年间的人自然是有许多都不甚在意,但是王望瑾也没有想所有人都遵守,但是他明确规定工匠营和兵营的人必须遵从,否则就扣工资。
在俸禄的威胁下,众多士卒也都只得按照王望瑾的安排来训练。
如今可以说算得上是人人精神抖擞,原本那些身材瘦小的人也在这些日子的肉食补充下变得强壮,虽然不可能完全弥补小时候的营养缺失,但是他们如今也算的上“精兵”两个字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