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百亿资金分配,建设大科学装置!(3/4)
为某一个领域服务的专用大科学装置,如粒子物理对撞机、天文望远镜等等。
第二类是多科学交叉前沿平台,比如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等等,涵盖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三类是属于公益性科学装置,提供社会服务,主要积累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比如地震观测网络、海底观测网络等等。
遍观整个龙国。
只有十余个大科学装置。
而米国,却有上百个大科学装置。
光是从大科学装置的数量来看,就能明显看出两个国家的科技差距。
萧哲又说道:“1962年,米国科学家普莱斯,发表关于‘小科学大科学’的演讲。
他认为,二战之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
从二战时期起,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
而大科学装置,便是典型的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产物。
原因在于,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涉及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其精度和极端条件下的温度、压力、强度耐受性等,需要提供极端条件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没有大科学装置。
我们看不清楚微观的东西,也把握不了内在的机理和关系。”
会议室众人,安静的听着。
萧哲补充道:“用天文这个学科来举例。
米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早在1963年就投入使用,并于1973年发现了双中子星,这个发现让相关科研人员,获得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事求是的讲。
我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落后对方30年甚至50年。
直到现在。
我国依旧没有超大型射电望远镜。
再举个光学的例子。
20世纪初,哈勃发现了宇宙碰撞。
而国内现在的光学望远镜,还没有达到米国20世纪初的水平,说明咱们在这个领域落后了50年甚至100年。
正因如此。
咱们必须建造海量大科学装置,才能在各个学科领域,赶上世界各国。
眼下,国家资金有限,没有多余的钱投入至科研领域。
刚好我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