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星辰学子的论文,投稿星辰期刊!(3/6)
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碳片,呈蜂窝图案的六边形平面晶格相互连接。
尽管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但在室温下,碳原子的强烈热振动将导致单层碳原子无法稳定存在,最终分解成微小的球状结构。
问题来了!
孟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韩立新屏住呼吸,继续阅读论文。
文章里提到。
孟超在实验室一筹莫展之际,突然灵光一闪。
他注意到平常的实验里。
往往会先用透明胶带,把石墨上不必要的杂质粘掉,从而分离出新鲜、干净的表面。
这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里的一项标准技术。
但孟超心里想。
透明胶带,既然能把石墨上的杂质粘掉,那能否粘掉一些石墨的残渣,从而粘出一些单层石墨烯呢?
他想到就做。
用透明胶带反复粘贴和撕开石墨片,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
通过这种方法,每次都会使石墨片变得更薄,直到最后剩下单层的石墨烯。
这个方法,听上去很荒谬,但非常有效!
具体实验过程里。
孟超将石墨片,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剥离,然后将石墨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可以把它一分为二。
只要一直重复这个操作。
最终就会让石墨片,变得越来越薄,最终得到一个只有一层碳原子的薄片——石墨烯!
单层石墨烯被制备而出后。
孟超用显微镜和光谱仪来鉴定它们。
鉴定结果显示。
单层的石墨烯,在显微镜下,会呈现出淡棕色。
多层的石墨烯,在显微镜下,会呈现出深棕色或者黑色。
单层的石墨烯,在光谱仪上,会显示出特殊的波形。
多层的石墨烯,在光谱仪上,没有特殊的波形。
最终,孟超确定自己制备出单层石墨烯,把不可能化作可能!
……
看到这里。
韩立新赞叹不已。
他看向眼前站着的孟超,钦佩道:“小孟,你很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