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贾张氏后悔了(3/3)
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8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1市斤。
大中学生: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2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5市斤。
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5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75市斤。
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0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2市斤。
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13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14市斤。
不满三周岁的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7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8市斤”。
“王主任,杂粮指的是什么?”这时有邻居问道。
“杂粮也叫粗粮,大米、白面我们统称为细粮,玉米面,小米,高粱,白薯面这些我们称为粗粮,而且凭票购买的细粮比例是70,粗粮是30”王主任解释道。
“王主任,那我们家只有东旭一个人是四九城的户口,是不是我们其他人就没有定量了?”贾张氏问道。
“是的,所有的票证都是凭户口本登记发放的,不是四九城户口的肯定没有定量”。
“王主任,我们一家四口只有东旭一个人有定量,这以后你让我们怎么活啊”贾张氏听到王主任这么一解释,立刻哭了起来。
“贾张氏,这事你怪得着别人吗?当初办户口的时候军管会通知你多少次把户口迁回来你就是不迁,就连你儿媳妇秦淮如的户口你都不让迁,现在知道后悔了?”王主任气愤的说道。
贾张氏之所以不愿意把自己和秦淮如户口迁过来,就是因为户口在农村,农村分地的时候还有她们一份,哪怕自己不种,让给亲戚朋友种,每年他们给她们家点粮食就行,贾张氏是为了占这个便宜才不愿意迁的,现在好了,农村也改革了,不在村里住的人员。土地一律收归村集体所有,现在贾张氏跟秦淮如不但农村土地没有了,城里的定量也没了,这以后的日子还真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