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成王败寇(2/3)
罪也。然赵某实是不忍太守屈居庸主之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请太守勿怪。”
庞义闻言,有心斥责赵林射杀十余亲随,却见少年这般持礼甚恭,又好发作,只得拱了拱手,咬牙吐出二字:“不怪。”
赵林闻言,端起木碗,言道:“林便以这觥酒,为太守赔罪。”
言罢,一饮而尽,倒持木碗,示意已饮尽。
庞义其目光灼灼,等待回应,只好无奈端起木碗,亦一饮而尽,示之。
赵林见状,哈哈大笑,忽放下木碗,持庞义之手,谓之曰:“益州为高祖龙兴之地,天府之国也。归于庸主治下,岂不可惜?
今有当世之英雄,陛下亲口称为皇叔之人,其仁德之名彰于宇内,招贤纳士于四海,且心怀大志,欲扶大厦之将倾,还天下以太平,太守可知其人为谁?”
庞义闻言,颔首道:“久闻刘皇叔之名,只是多为道听途说,未曾谋面。”
赵林笑曰:“传闻只窥其人一二,刘皇叔之仁德,远胜传闻也。”
言罢,又将刘备生平事迹,品德高尚之处一一详说。
庞义听罢,叹曰:“若将军不曾虚言,刘皇叔确为明主也。”
赵林闻言,劝曰:“林句句属实,绝无虚言!庞太守啊,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公德才兼备,何不弃暗投明,迎皇叔入川,相助以成大业?”
庞义叹曰:“忠臣不事二主,我若背主迎皇叔入川,世人必耻笑于我。”
赵林却反驳道:“刘璋忌惮庞公在先啊!《孟子》有云:‘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为犬马,臣视君为国人;君视臣为土芥,臣视君为寇仇。’
刘璋如此猜忌庞公,庞公弃之而去,乃顺乎古贤大道也。”
言罢,见庞义仍是面不改色,知晓如此相劝,恐不能说服,遂转换一个角度,又言道:“林有一言,请庞公试闻之。”
“昔年微子启齐商投周,管仲弃公子纠投齐桓公,百里奚弃虞而投秦,乃至高祖成大业之前,韩信弃项羽而投高祖,此等先贤皆背旧主而投他处,方能才华得展,壮志得酬。此谓成王者也。
而商之比干,吴之伍子胥,晋之里克,秦之蹇叔,愚忠而亡,虽得忠臣之名,实则家破人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