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同易主(2/4)
息不可外露。问清楚事情始末。”
“是。”多铎领命而去,脚步声渐渐远去。
多尔衮面色凝重地对范文程说:“你去见大明使团,就说耿仲明是擅自行动,本王仍愿与大明和亲。只是东莪还太年轻,需等十年。另外,大明需割让玄武九郡,每年进贡百万两银子。若答应这些条件,本王便与朱家太子在卫河会盟。”
“王爷,这待遇会不会太过宽松了?”范文程讨好地说道。
“不过是缓兵之计。”多尔衮冷冷道,目光深邃,“若能拿下北方,玄武九郡算什么?若能一统天下,又何必止步于此?但现在还不知大沽口到底如何,大同那边也未必安稳。”
多尔衮口中的大同城内正上演着一场血腥的厮杀。
司马铭率领家丁突然发难,与李自成留下监视的张天琳、柯天相部展开激战。城内喊杀声此起彼伏,刀光剑影中,鲜血染红了街道。那些原大同镇的明军爆发出惊人的战力,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大同总兵衙门内,司马铭端坐在案几后,指着案上两颗血淋淋的人头。那是张天琳和柯天相的人头,鲜血还在滴落,在地上汇成一片暗红。
“原本以为敌军有多强悍,没想到不过如此。”司马铭冷笑着对骆修身说道,“早知道对手这么不堪一击,老子就不投降了!”
讽刺的是,张天琳还是司马铭的救命恩人。当初就是他在李自成面前为司马铭求情,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
骆修身看着那两颗人头,背脊发凉。他强作镇定,说道:“总戎,千岁爷还有一道令旨要交给您。”
“拿来。”司马铭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倨傲。
骆修身取出令旨,双手呈上。
司马铭打开一看,眉头立刻皱起:“千岁爷早料到满洲鞑子会来夺大同?不是说好借师助剿吗?”
“这是三月二十日千岁爷离京前的令旨。”骆修身解释道,声音平静。
“那时就预料到了?”司马铭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
“防人之心不可无。”骆修身缓缓道,“满鞑子兵强,大同虽坚,但经不起长期围困。在太行山设立根据地是明智之举。”
司马铭捋着胡子笑道:“骆指挥说得不对。围城哪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