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离京(2/3)
”骆养性盯着弟弟,“二弟,你跟海防要塞那边可有来往?”
“不是。”骆修身压低声音,“这是太子爷离京前交给我的。太子爷真是神机妙算,早料到李自成在北京待不了两月。”
骆养性仔细阅读信件,眉头越皱越紧:“大人让我做三朝老臣。”他冷笑一声,“贰臣不够,还要当三臣。”
“如何当法?”
“召集旧部,封闭城门,暂时阻挡鞑子入城。等洪承畴到了再投降,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骆养性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那小弟就不能陪大哥一起当三臣了。”骆修身道,“我要去大同。”
“大同?你要见司马铭?”
“正是。千岁爷运筹帷幄,离京前就已备好了赦免司马铭的令旨,只需大哥一封信引荐。”
与此同时,抚宁卫指挥使司大堂上,洪承畴正捧着崇祯皇帝的亲笔信痛哭流涕。烛光映照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庞,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也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
“陛下竟还记挂着臣下,不怪臣下归顺新朝”他的声音哽咽。
使臣周泽睿也跟着抹泪:“皇上前几日提到督师,也是泣不成声。皇上说,大明中兴,全赖督师之功。若督师能回朝,必封侯拜相。督师母亲兄弟俱在闽南,何不与摄政王商议,重返大明?”
洪承畴听到封侯拜相,与亲人团聚,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归顺大清已有一段时日,深知大清的实力和野心。大明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本官如今是大清臣子,即便要回,还需得到摄政王首肯。”他斟酌着说道。
“那是自然。”周泽睿点头应和。
“贼寇在关外折损大半兵马,想必很快就会弃城而逃。”洪承畴试探性地问道,“不知皇上和太子何时回京?”
周泽睿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个嘛北京自然要回,但具体日期下官不知。只是朝中诸公对大清十万大军心存顾虑,连皇上也有些担忧。”
“大清不过图财,给些银子自会退兵。”
“是啊。所以皇上有意与大清联姻。”周泽睿沉吟片刻,“听闻摄政王有一女,贤良淑德,皇上想为太子求娶为妃。”
“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