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奸诈的太子(1/3)
“洪承畴?”崇祯微微点头,“此人虽投清,但能领清兵入关助我大败流贼,确有功劳,足以抵消其投敌之罪了。”
朱慈烺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父皇,洪承畴何罪之有?松锦之战,他统领十三万大军,稳扎稳打,即便不胜也能全身而退。若非父皇听信陈新甲之言,命马绍愉、张若麒两个书生督战,岂会有如此惨败?”
“你!”崇祯猛地站起,龙袍翻滚,“那你先前还说陈新甲不该杀?”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众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龙颜。
“陈新甲的确不该杀,”朱慈烺却毫不退缩,直视父皇,“他不过是才能不足以任兵部罢了。本朝如今官员,才不配位者比比皆是,难道都要杀头不成?”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视殿中众臣:“若真如此,今日怕是只剩下一群鬼魂与父皇、本宫议事了。”
崇祯气得浑身发抖,胸口剧烈起伏。十七年来,还从未有人敢如此顶撞于他。殿中众臣却暗暗点头,皇太子说得在理。朝廷事务本就艰难,大家都是在勉力支撑。皇上动辄杀官,如何能让臣子安心为国?
“袁崇焕之死也是冤枉,”朱慈烺继续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他虽无平辽之才,言过其实,还错杀毛文龙。但父皇既许五年之期,就该信守承诺。即便发现其才能不足,也不该用凌迟之刑。”
“还有孙传庭,”朱慈烺长叹一声,“如此忠心之臣,先是无端入狱,后又不得信任,被逼出秦关送死。袁崇焕说大话要杀,孙传庭说实话又不信,连最基本的抚恤和追赠都吝啬不给,如何让臣子心服?”
殿中大臣纷纷点头。有人暗自抹泪,想起那些冤死的同僚。崇祯听假话就信,听真话反倒不信,这样的君主实在难侍候。还是太子体恤他们啊!
“这这能怪朕吗?”崇祯急得连声音都变了调,“这些阴险狡猾的臣子们实在可恶,朕如何分辨真假?”
“父皇身为天子,分辨臣子忠奸乃是本分,岂能推诿?”朱慈烺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失望,“幸有儿臣在侧,否则大明江山危矣。”
“你你这是要气死为父吗?”崇祯脸色涨得通红,额头青筋暴起,却又不敢对这个杀伐决断的儿子动手。关键也打不过啊!朝上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