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收帐(1/3)
戌时,大沽口的晨雾尚未散尽,海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的船帆若隐若现。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密探匆匆赶到抚军大元帅府,脚步声急促地回荡在空旷的院落中。他的面色凝重,衣衫还带着露水的潮气。
“千岁爷,北京城内都在传,传闻您和陛下的龙船遭了红娘子的火箭袭击,已经船毁人亡!”李若琏单膝跪地,声音有些颤抖,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那李自成还封了红娘子做什么直沽伯,说是嘉奖她的战功。”
吴襄忍不住冷笑一声:“李贼这是昏了头不成?竟让手下人如此胡言乱语。”他的目光扫向堂内众人,“这等谣言,也敢散布?”
“这红娘子倒是会吹牛。”曹友义摇头道,眉头紧皱,“也不怕闪了舌头。这等谎言,也就骗骗京中百姓罢了。”
朱慈烺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在魏藻德、侯恂、方岳贡和陈锐四位文官脸上扫过。他们的神情各异,有的忧虑,有的愤怒,有的则若有所思。
这几日,流亡大沽口的朝廷已经重组。魏藻德等四位大学士自是留任,他们虽无大才,却是崇祯亲封,更在皇极门之变时力挺太子,留着正好彰显朱慈烺抚军大元帅的正统性。
侯恂新补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其余四位大学士也各领一部:魏藻德兼吏部,方岳贡兼礼部,何临兼工部,范景文兼刑部。朝廷虽流亡,但制度不可废。
每日两位大学士陪伴崇祯,其余三人则在抚军大元帅府办公。朱慈烺虽握大权,却不会完全抛开朝廷体系。票拟、批红、交部办理的程序必须保留,这是朝廷权威的象征,也是维系文官体系的根本。
“千岁爷。”魏藻德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闯贼散布谣言,无非是要稳定龙城民心,断绝义军希望。他们这是在”
“不错。”方岳贡接过话头,“锦衣卫密报,贼寇在京中搜刮民财,已得三四千万两。有了这笔银子犒赏三军,怕是要大举出兵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焦虑。
堂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众人都知道,三四千万两是什么概念。大明朝年间赋税不过四五百万两,这笔横财足以让李自成养兵数年。
“会来攻打大沽口吗?”方瑜面露忧色,“左将军已和苏大人一同启程,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