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3/4)
“此事需从长计议。”另一人附和道,“毕竟现在他深得圣心,我等不可轻举妄动。”
“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泥腿子,也敢在朝堂上耀武扬威?”有人不屑地说。
“诸位放心,自有应对之策。”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徐光启。
“徐大人有何高见?”有人急切地问道。
徐光启环视四周,确定没有外人后,才缓缓开口:“李自成虽得圣宠,但毕竟根基浅薄。我等不妨借机向皇上进言,说他不通礼法,有辱朝廷体统。”
“妙啊!”有人拍手叫好,“这样一来,即便皇上不肯罢黜他,也会对他有所防备。”
“不错,”徐光启点头,“我们还可以暗中安排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只要他有半点差错,我们就可以借题发挥。”
众人纷纷赞同,一时间群情激昂。
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上百位官员在暗中谋划对付李自成了。
这就是大明朝堂,表面平静如水,暗流汹涌。每个人都在算计,每个人都在布局。
而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崇祯就像一个冷眼旁观的棋手,静静等待着最后的收官。
北方的风越来越冷,元上都的城头上,固鲁思齐布的人头依然在风中摇晃。
多尔衮和万丹伟征占据了城池,却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一个更大的棋局。
没有粮草补给,没有援军支援,他们就像是被困在笼中的困兽,只能等待着猎人的收网。
而在这盘棋局中,真正的猎人,是那个坐在乾清宫中的年轻天子。
他在等,等着多尔衮按捺不住,等着蒙古各部蜂拥而至,等着这场声东击西的戏码收场。
因为他知道,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这就是权谋,这就是帝王之术。
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时代,能活到最后的,从来都不是最强的,而是最聪明的。
而崇祯,显然属于后者。
几天后,一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朝野上下的轩然大波。
李自成,这个刚刚被皇帝重用的新贵,竟然在朝会上大放厥词,公然质疑朝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