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补充内阁大学士人选(2/4)
这一战,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打消了朝中那些不安分势力的心思。崇祯的目光扫过殿外跪着的众人,心中已有计较。
“传旨军委会,按新军功制重赏!”崇祯兴奋地下令。
这一仗打得漂亮,不仅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更稳定了朝局。殿内的气氛一片欢腾,连守夜的太监们都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好好整顿南方了。崇祯负手而立,望着殿外的夜空,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辽东大捷的消息如一阵春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处处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三三两两的百姓聚在一起,谈论着前线的战况。茶馆里的说书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听众们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
“听说这次可斩了两万建奴的首级!”
“可不是嘛,咱们大明的将士就是厉害!”
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的欢腾中,也有人愁眉不展。那些蓄谋已久的投机分子,原本准备趁乱浑水摸鱼,如今却只能望洋兴叹。
张凤翔驻足在府邸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恍如他此刻复杂的心绪。
“还好这次收钱够隐蔽,奏疏也没明确表态。”他低声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庆幸。
京城的紧张氛围逐渐缓解,仿佛一块悬在众人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街道上的巡逻士兵少了,市井间的笑语声多了。
国库银行御司使陈子龙得知消息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他独自坐在书房里,手中的茶水早已凉透,却浑然未觉。边事稳定,银行暂时无忧,但他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韩爌原本精心准备的半年军粮预算,此刻显得有些多余。他站在御书房外,整理着手中的奏表,眉头微皱。守门的太监打量了他几眼,轻声道:“韩大人,陛下宣您进去。”
崇祯并未急着翻阅奏表,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一片绿叶上,似乎在思考什么。
“韩爱卿。”崇祯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寂静,“最近朕收到不少奏疏,有弹劾孙阁老和陈子龙的,也有力保李元起的。你怎么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