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姐弟情深(2/3)
手上了。”
顾鹤跑完了这一趟,老侯爷和顾偃开没等两天,就在朝堂上正式表明态度,支持狄青接任枢密使一职。
随同附和的,还有部分附庸在两个侯府之下得武勋,一时间,满朝弹劾狄青的局面为之一滞,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然而,这沉寂并未持续太久,梁适就又站了出来,在文官系统里面补了一刀。
至此狄青上位枢密使一事,就被赵祯火速定了下来。
后续还没等文官集团重整旗鼓,组织好继续反对弹劾的时候。
太子之位也被正式定了下来,皇三子赵曦德才兼备、克承宗祏,以皇太子之位,正位东宫,主器承祧,监国抚军,以固国本,以安天下。
同时被册封得还有皇四子赵昶,从原本得成国公,直接授淮南节度使、安武军节度使,扬州牧、冀州牧,进封魏王。
这也是打破了惯例的,因为大宋皇子通常需经历“防御使→国公→郡王→亲王”的递进式晋升流程,需年满15岁出阁后才有资格封王。
因此在看到旨意之后,顾鹤便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
不过这时候显然不是追究的时机,名分虽然定了下来,可具体的册封仪式还都需要各衙司来办。
翰林院、礼部、工部、吏部等等,都有一套流程要走,这可比一个枢密使要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大部分官员的精力都被分散了。
至此,本来文官们想借这事来牵扯赵祯注意力的想法彻底破产,谁也没想到,赵祯做决定能有这么快。
本来到这里,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可总有些不知死活的家伙,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就着封王违反礼制的事情上奏。
然后就直接惹怒了赵祯,让他算是发了一回狠。
于是在赵祯的授意下,刚到谏院上任的顾廷煜,便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弹劾之路。
首先遭到清算的,就是那帮没有眼力见的家伙,统统贬官一至三级,赶出了汴京城去。
这些人都还好,毕竟这么没有眼力见的家伙,也没有人愿意来保。
但随后规模就扩大了,同平章事文彦博,被以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勾连后宫为理由,贬为观文殿大学士、许州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