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风云诡谲:养伤期间的权力博弈与阴谋暗涌(2/3)
工作。同盟会特意选派了两名极具影响力的干部与陈鸣岐接触,而这背后实则暗藏着挑拨离间的意图。
其中一位是陈景华,他早年曾在广西清政府任县令。在任期间,他展现出了出众的能力,为官清廉公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然而,他却因严惩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陷害与排挤。最终,他无奈地被逐出广西。后来,他在香港加入了同盟会,从此踏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另一位则是还身陷北京监狱的汪兆铭。他凭借着渊博的学识,还担任过李准家庭教师长达 1 年。留学日本期间,他曾是孙先生的秘书,后担任南方支部秘书长。在他看来,革命角色各不相同,就如同柴火与铁锅,虽形态各异,但皆为革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自觉无力承受 “铁锅” 般坚韧的角色,遂给胡汉民写下血书:“兄为釜弟为薪”。他曾计划在广州刺杀李准,后因广州起义计划改变,转而北上欲刺两江总督端方。然而,计划并不顺利,他未能成功,随后又转赴北京刺杀摄政王。他们以相馆为掩护制造炸弹,却因机密泄露而被捕入狱。起初,他被判死刑,后因其在狱中所作的诗作获得赏识,改判为无期徒刑。他在狱中虽身处困境,但心中的革命信念却从未动摇,始终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为革命事业再尽一份力。
同盟会明知张鸣岐无法释放汪精卫,却故意将此人推到他面前,借此观察其反应。他们巧妙地利用张鸣岐对自身安全的极度担忧,意图挑拨他与李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精心安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在张鸣岐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埋下了猜忌与不安的种子,逐渐动摇了他对李准及清廷的信任。
张鸣岐听说此安排后,惊愕不已,整个人瞬间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无力地搭在扶手上,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他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无奈与苦涩,无力地说:“这…… 这可让我如何是好?” 他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思绪万千,许久才缓缓起身,声音低沉地吩咐下属:“去,悄悄给汪先生带三千两白银,聊表心意吧。” 话语中满是无奈与疲惫,整个人仿佛被这复杂的局势抽空了精力,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挣扎之中。
与此同时,同盟会还暗中散布谣言,称李准与革命党早有勾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