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群臣之声(2/3)
多州、府、县都有灾情发生,震灾的粮草尚且拮据,不可再用于战争。”
另一个大臣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户部方侍郎之言,实乃是误国误君!就算我们不愿意跟瓦剌、鞑靼为敌,他们也会南下,我们不打,他们会逼着我们打。自太祖皇帝建国以来,蒙人的狼子野心从未间断。”
“陛下,若打,那就必须征兵,还要从民间征收粮草,百姓食不果腹,即使打赢了又能如何?臣建议,和亲,可派遣太祖皇帝膝下之公主前往瓦剌、鞑靼。”
“哼!方大人所言,在下不敢苟同。我大明需要向瓦剌和鞑靼摇尾乞怜么?主动和亲,便是丧权辱国!”
“哎呀,罗大人,此时起刀兵,会加重百姓负担,我这也是为了大明的基业着想。”
“脸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基业?”
“你!——”
朱允熥摆摆手:“行了,今天是早朝议事,不是吵架的堂子。你们就两个想法么?还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皇帝一言,群臣又沉默了。
一个要打,一个不想打,两人说的都对。
国家粮食紧缺,打起来国弱民穷。
可不想打,蒙人又会逼着你打。
朱允熥相信,瓦剌和鞑靼在大明都有眼线。
因为通商之后,会有很多奸细进入大明。
粮草短缺的事,完全没可能瞒得住。
那么,大明现在看似强盛,其实不适合大面积用兵。
满朝大臣都能想的到,难道瓦剌和鞑靼的大汗会想不到么。
可以预测,这两股部落势力,会在三个月内用兵。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重整旗鼓了。
想要破了他们的进兵方案,就得尽快想出办法,迟则生变。
“各位爱卿,各位大人,你们有谁对北方地图和势力非常了解的,朕说的是两大部落的内部矛盾。”
这时,刘璟站了出来:“陛下,臣略知一二。”
“你太谦虚了,说说看。”
其实,对敌人的研究,本应该是每个柱国大臣都应该做的事,但这些人的目光短浅,没几个人会去研究自己的对手。
刘璟说:“瓦剌大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