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喝花酒(2/5)
但旁人如何议论纷说,秦家姐弟都不知道,也不关心。
青竹自回了这小院,最开始还是怕出门撞见什么人,是极少出大门的。可她们院里没有井,衣物浣洗总得自己端出门去洗,就算她总挑着吃晚食的时辰出门,却也免不了被人瞧见。时日一长,她也放心了,偶尔还出门去府衙打探一下消息,胆子颇大。
至于邻里间的婆婆大娘有意无意找她说话,青竹也不拒绝,有耐心时同她们随意说上两句,没耐心了板着脸就走,旁人便知道这秦大姐不是个好脾气,轻易也不敢惹到她脸上来。
青竹虽知道自己的身世、来路都不好对外人明说,但也并不惧怕被问起,她自有一套说辞。当初她为了买这房子,托了牙行的人走了些门路,在官府立了个流民秦阿育的户籍,此后秦继、秦业都是走的这路子立的户。
只要有银子,上个假户籍这类小事,牙行的人有的是路子。只要她别再置田置产,轻易引不起人注意。
搜捕刺客的官兵也来了狗儿巷一趟,青竹姐弟三人身家清白,又会来事,交了些茶水钱,官兵也就站在门口望了一眼便走了,青竹端坐在屋内,连官兵的面都没见着。
此后日子渐渐平静下来,就这么过了几个月后,当人们不觉间感到寒风乍起,翻出了御寒的衣物穿上时,闹了许久的传闻也终于落地了。
张东明被朝廷定了虐待家仆、滥杀无辜的罪名,不仅被褫夺了生前的功名、功绩,还被朝廷死后定罪,罚没家产。
张东明祖籍在外地,自派人给他家人送信到张家的人从外地赶来治丧,一去一回也就个把两个月时间了。等张家的人来了不多时,张东明的罪行便定了下来。
张家的人来时浩浩荡荡、哭声震天,走时却悄无声息的,偷偷抬了灵柩走了。且那棺椁临行时又换成了个薄皮棺材,概因张东明功名被夺,此前用的那个已不符合规格。
平头老百姓大多没什么律法观念,认的理都十分质朴。在他们看来,既然朝廷都定了张东明的罪了,那刺杀他的人自然就不再是什么杀人的罪犯了,而是替天行道的侠士。
说书唱戏的人又最爱编排些真真假假的传奇故事来吸引看客,自然不会放过此事,于是他们把个阿鹭与马黑硬是编排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