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历史的轨迹(2/3)
始筹谋满打满算也才几年的时间?于石重贵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九娘都想问问,你们哪里来的信心,石重睿一定能坐上那个位置?
刘公子此时也是心情复杂,先前九娘说缓继位他就持反对态度,只是没有史先生表现那强烈。
他把这么多年的痛苦都发泄在这一年来的事物安排和事业发展上,他忘我的付出就是要定了这份从龙之功。不甘心自己的才华就此湮灭,虽然不能走向朝堂,但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做一个合格的谋者,如今说没有就没有了?那将来于自己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当时没有给自己希望,他就浑浑噩噩的混下去了也就没有后来的豪情壮志,可现在这样,让他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错过此次机会,七殿下难道还真的有机会重新上位吗?
这口气真的是上不上下不下,又无处诉说,整个人就一下子颓废下来。
不管这里的两个人心情如何,都影响不到京城,石重睿也看清了当下的形势,果断采纳了九娘的建议——缓继位。
但依然潜衣夜行快速进京凭吊先皇,送先皇最后一程,尽了自己做为人子的本份,了了自己所造成的遗憾。
如今先皇手书的圣旨已经拿到手,他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不管将来何时继位他们都是正统。
凭吊完先皇,石重睿打马直奔边关,因为契丹借先皇驾崩之际,带着大军直压边境,又凭借燕云十六州在中原大量屯兵。
大战一触即发。
再说京城的石重贵登基为帝,便撤下所有的伪装。
最先做的不是犒赏那些拥立他为帝的人,也不是排兵布阵应对势在必得的契丹人。而是让人大跌眼镜的迎娶寡居的叔母冯氏为后,大肆宠信加官冯氏族人和举荐之人。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原本脆弱的朝堂和社会生产已经岌岌可危,这时契丹又乘机要求石重贵重新上表,确认“儿孙”的关系,以便日后继续为其纳贡。
其实这只是脱裤子放屁的招式,目的就是逼迫石重贵承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
在这一点上石重贵倒是难得强硬霸气起来,答复契丹来史:称孙不称臣,意思从私人角度来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