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劝说(3/4)
张院长传小话没跑了!
徐生洲回答道:“是的。在之前举办的代数几何研讨会上,我不是做了个关于霍奇猜想研究进展的报告么?安德烈教授觉得还有点价值,就让我整理一下发给他,看看能不能在他主编的期刊上发表。没想到我在整理的过程中没刹住脚,一口气写了200页。安德烈教授看过之后,建议我干脆改编成一本书出版。我便遵照他的要求,改完了发给他。至于能不能出版,现在还不清楚。”
成老爷子拍拍徐生洲的肩膀:“放心吧!奥昆科夫在欧、米数学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有他的推荐,应该大差不差。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不买奥昆科夫的面子,我在国内还有点关系,科学出版社什么的先不说,至少咱们学校的出版集团肯定没问题。”
徐生洲再次感受到成老爷子的厚爱,千言万语都化为一句话:“谢谢老师!”
成老爷子笑道:“咱们之间,还要说什么谢字?如此一来,你马上就会有1篇‘四大’,还有一本学术专着,按照咱们之前的约定,申请博士学位应该是近在眼前。只是不知道你对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的工作、生活是怎么规划的?”
徐生洲道:“我倒不是非常着急申请博士学位。如果可能,我还是想跟着成老师您,还有邱院士,好好学习一段时间,把眼界拓宽,把基础打牢。”
成老爷子点点头:“你这个想法不错。正好我还带了几个博士生,从下周开始,每周会有个学术讨论会,我组织的,你也来参加一下。你不是号称‘徐一问’么?看看你能不能一问驳倒所有人。邱院士那边,我跟他打个招呼,看看他以什么形式来指导你。然后呢?”
“然后争取在两年内破解霍奇猜想,最多五年吧?”
徐生洲看了一眼系统,进度已经达到501。也就是说,只用了半年时间就顺利过半。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再过半年,就可以采摘胜利的果实。事实上却不能这么算。因为前面的工作往往都是被别人摸熟摸透了的,你只要做选择题就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后面的工作则需要自己开荒,自己耕耘,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徐生洲给自己预留了一年半的时间。
当然,如果按照古人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来算,估计五年都打不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