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成了!(4/5)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城投集团以慕高山以东亩土地入股,咱们双方成立一家公司,对你们黄花路的老校区进行开发,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
“那股份怎么分配?”
王孟雄推心置腹地说道:“你们黄花路老校区的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网上都查得到;我们慕高山以东亩土地的征收价格,网上也有。这些都不用多说。但据我所知,你们黄花路老校区土地已经在银行抵押了279亿元,开发之前必须要付清贷款和利息。我们要是共同开发该地块,以后开发费用也不会少。你们学校建设新校区,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吧?所以最好是新成立的公司,我们城投集团占股60,你们学校占股40,股份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由我们城投集团折合成现金或劳务,在未来10-15年提供给你们学校。如此一来,既保证了你们新校区建设的经费,也保证了我们公司的权益。等以后赚了钱,咱们四六分账,如何?”
前期赚差额,后期赚利润。听上去很美好。
甚至深入谈下去的话,徐生洲觉得变成城投集团占股51、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占股49也不是不可能。
但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是个巨坑。都不用玩阴的,两家合伙开发地块,各种费用肯定要四六均摊吧?然而相比城投集团,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并没有充裕的资金。860亩土地的开发费用可不是小数字。一旦开工,今天需要规划设计费,给不给?明天需要水文地质勘察费,给不给?后天还有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怎么办?
给?学校被抽空了资金,运转不下去。
不给?不好意思,那就减持股份吧!
三弄两弄,学校就能被玩得鸡飞蛋打、水干鱼尽。
想到此处,徐生洲摇了摇头:“王总确实是高见!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多大肚子就吃多少饭,不能把自己撑着。我们是学校,我本人也就是个学生,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来参与公司运营,所以对于王总的好意只能心领。不过你刚才说的几句话倒深得我心,即我们老校区和慕高山以东两块地都有基准地价,其中差额不难计算,可以由你们城投集团折合成现金及部分劳务,支付给我们学校。至于老校区土地,你们拿到之后是招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