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开皇之治(6/7)
争,地方上的豪强世族常常与当地官员暗中勾结。
他们不仅虚报人口户籍数量,而且故意将年龄报小或报老。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无非就是想要躲避国家的赋税和徭役。
如此一来,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人口被迫依附于这些豪强世族,成为他们的雇工甚至奴隶。长此以往,普通百姓失去了自主生产的能力,而国家也因此无法获得应有的税收收入。最终得利的只有那帮充当中间人的豪强世族们。
然而,随着“大索貌阅”政策的实施,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此基础之上,又推行了输籍定样制度。该制度旨在进一步明确户口数目,并编制详细准确的“定簿”。
有了这份“定簿”作为依据,政府便能更为合理地征收赋税。这两项制度相辅相成,对于整顿社会秩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坚所采取的这两项举措可谓是精准地击中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一,有效地遏制了地方豪强与官僚之间相互勾结、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其二,则成功地将大量人口从豪强的掌控之中解放了出来。
如此一来,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手段,使得向国家纳税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与此同时,均田制的推行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实现国有化之后,国家按照人口数量平均分配荒地给农民耕种。并且规定,只要农民连续耕种满一定年限,这些土地便会最终归属他们所有。
可以说,以上这三项制度紧密配合、相辅相成,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无瑕的协同效应。正因如此,尽管杨坚一方面不断减轻徭役负担,并持续实施减税、降税等优惠政策,但另一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良好态势。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局面背后,正是得益于这一系列精妙绝伦且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大秦咸阳宫
李斯瞪大双眼紧紧盯着杨坚的治国之策,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他手中握着的毛笔飞快地舞动着,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几乎要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残影。
自从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