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东吴,孙权(4/9)
无能、碌碌无为,他们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将朝政大权拱手让给权臣。而这些权臣们利欲熏心,为了追逐至高无上的权力,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毫不留情地互相倾轧,致使朝纲大乱、政令不通,整个朝堂陷入一片乌烟瘴气之中。
再看军事方面,曾经威震天下的东吴铁骑如今已威风不再。长时间的和平岁月,让军队逐渐丧失了应有的警觉性和战斗力。平日里疏于训练,军纪涣散,士兵们的战斗意志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殆尽。面对外敌入侵时,这支昔日的强军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抵御敌人凌厉的攻势。
与此同时,东吴的经济形势亦是岌岌可危。繁重的赋税和无休止的徭役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人们生活苦不堪言。贫困、饥饿、疾病等问题接踵而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怨沸腾。
在错综复杂的对外关系中,东吴与西晋的关系愈发剑拔弩张。西晋宛如一头崛起的雄狮,实力日渐壮大,对东吴虎视眈眈,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终于,在公元 280 年那个历史性的时刻,西晋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了东吴的都城——建业。这座繁华一时的城市瞬间沦陷,东吴就此走向覆灭。东吴末期的衰落乃至灭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不利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发酵所酿成的苦果。它的消亡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标志着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画上了句号,中国历史自此迈入了西晋统治的新时期。
而说到东吴末帝孙皓,他字元宗。此人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暴虐无常,加速了东吴的衰败进程。其种种倒行逆施之举令臣民失望至极,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凄惨下场。
孙皓是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武帝感到惶怖。
公元 279 年,西晋大军伐吴,孙皓投降,被封为归命侯。孙皓归晋之后,得到司马炎接见,被赐号为归命侯。孙皓在洛阳的生活并不好过,他曾经在宴会上作诗讽刺司马炎,结果被司马炎所杀。】
建安四年
此时的孙策尚在人世。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庭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