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权臣尽头,霍光(二)(5/8)
辽将军范明友,率领大军奋起反击匈奴的肆意入侵。
当匈奴军队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被迫撤退之后,霍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指挥军队乘胜追击,一举扫荡了乌桓部落。经过这场激战,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出兵侵扰边境地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汉朝与匈奴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双方重新恢复了和亲关系,通过政治联姻来维持和平共处的局面。而在遥远的西域地区,霍光采纳了桑弘羊此前提出的建议,选派扜弥国的太子赖丹担任校尉一职,统率军队前往轮台地区开展屯田活动。
不仅如此,他还大力支持傅介子出使西域的行动,旨在宣扬大汉王朝的赫赫国威。同时,霍光还向傅介子建言献策,提议他首先抵达楼兰。
傅介子不负众望,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功斩杀了由匈奴所扶持的楼兰王安归,并拥立身在汉朝的楼兰质子登上王位。这一系列举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稳固汉武帝后期以来动荡不安的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并促进饱受战乱摧残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擅之始,其影响力可谓深远至极。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统领尚书事务开始,整整二十个春秋,他牢牢掌控着西汉王朝的政权,由此开启了西汉后期外戚专权干政的先河。而在此之前,汉武帝时期是以丞相为核心的“三公”共同执政,但随着霍光的崛起,这种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霍光甚至效仿商朝贤臣伊尹废除太甲之举,大胆地行使废立天子的权力。此后,历朝历代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若要废黜或拥立皇帝时,为了掩人耳目、粉饰自己的真实动机,常常假借“行伊霍之事”之名来行事。
话说当年霍光刚刚开始辅佐幼主理政的时候,宫廷之中竟然突发诡异状况。一夜之间,各种奇怪现象频现,群臣被吓得胆战心惊,整夜都惶恐不安。面对如此情形,霍光当机立断,迅速召见掌管符玺的郎官,企图收缴玉玺和印章。
然而,这位郎官却表现得异常坚定,坚决不肯将玺印交予霍光。见此情景,霍光心急如焚,欲强行夺取玺印。就在这时,只见那郎官手按剑柄,义正言辞地说道:“我这条性命您尽可取走,但这玺印您绝对休想拿到!”
面对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