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权臣尽头,霍光(二)(3/8)
安转化为谋逆之心,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
时间来到地节四年(前 66 年)七月,炎炎夏日却无法掩盖住长安城上空弥漫的紧张气氛。就在这个月,霍家谋反的密谋最终还是败露了。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惊。宣帝当机立断,下令将罪魁祸首霍禹处以极刑——腰斩示众。而霍云、霍山眼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我了结,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随着霍氏核心人物的伏诛,整个霍家一族也迎来了灭顶之灾。无论是霍显及其儿子,还是侄子、女婿等人,除了女婿金赏因及时告发谋反之事而侥幸获得赦免之外,其余众人皆未能逃脱死亡或自尽的命运。曾经风光无限的霍成君亦被废弃,幽居在昭台宫中。十二年漫长岁月过去后,她终不堪忍受孤寂与屈辱,选择了用自杀来结束这悲惨的人生。
此次事件牵连甚广,长安城中竟有数以千计的人家受到株连,惨遭灭族之祸。一时间,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昔日权倾朝野的霍氏家族就此灰飞烟灭,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惨痛记忆。
曾经显赫一时的霍家,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族灭惨祸之后,霍光却依然得以陪葬于茂陵之中。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甘露三年(公元前 51 年),此时的汉宣帝欣然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降,心情大好之余,不禁忆起往昔那些辅佐自己立下赫赫功勋的大臣们。于是,他下令让人绘制了十一位功臣的画像,并将这些画像悬挂于麒麟阁之上,以此来表达对他们功绩的纪念与褒扬之情。而在这众多功臣之中,霍光更是被列为首位。
然而,由于霍光身后其家族竟犯下谋反之罪,导致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所以,尽管汉宣帝对霍光的功劳铭记于心,但出于种种考虑,在麒麟阁所绘的画像旁,并未直呼其全名,而是尊称其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自那以后,霍光虽然已长眠地下,但他的英名却始终受到汉朝历代皇帝的尊崇与祭祀。待到汉成帝即位之时,这位新君有感于霍光生前的卓着贡献,特意为其墓地增添了一百户守墓之人,以确保他能得到更好的安息。
再后来,到了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 2 年),朝廷又以食邑一千户的优厚待遇,册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让他负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