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院子里的那几棵树(1/7)
小时候的小乖妮觉得自己的家是村上最美的一户人家了。
院内西北侧种有一棵弯枣树,枣树南侧是一棵直挺的香椿树,院内西南角上有一棵杏树,院中偏左的地方还有一棵柿树,院东南角上有一棵楝树,那两间东屋的南北两边还各有一棵大桐树,院内的地平整而干净。这几棵树都是当初爷爷和奶奶种下的多年老树,主干粗壮,枝丫繁茂,年年树上都挂满了果子。
每年的早春二月,那一棵杏树就开出满树灿烂的花,那花乍看很像桃花,也是花开五瓣,累累的压满枝丫,远看是一树粉红,近看却发现那盛开的杏花花辨却是洁白的,小时的小乖妮有时在树下蹲大半天,仰头盯着树上研究却发现: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是红色的,刚刚张开的花辨是白里透点粉红,盛开的花辨却是白色的,长长花蕊的顶头是黄色的。那花的下面托住花辨的花萼是紫红色的,在紫红色花萼和花蕾的映衬下,那一树杏花就似乎是粉红色的了,那一树的浅粉色在东风的吹拂下颤颤而抖让人觉得温暖而缭乱,那时的小乖妮还没有读过“红杏枝头春意闹”、“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这样的诗句,向村里别的小孩子炫耀时只会说“我家的杏树开花啦,可好看啦!”“真的可好看,不信去我家看看去!”却不会更煽情地说“我家的杏花开了,满枝头地闹春呢!”呵呵!
当杏花萎靡地、像大瓣雪花纷落于地时,小乖妮心里会没来由地难过一阵子,不过这为花伤感的心很快就被奶奶嘴里叨叨的农谚转移了:“‘雨前嫩如丝,雨后质如木’,该吃春了!”小乖妮很是不解:什么是吃春呀?奶奶就给她解释,节气该到谷雨了,是吃香椿叶的时候了,“雨前嫩如丝,雨后质如木”是说香椿树春天初发的嫩叶在谷雨前和谷雨中最好吃,质嫩味美,香气浓郁,谷雨后再吃香椿叶就觉得那叶子很硬就像嚼木片,香味也没有原来的浓郁了,香椿叶最适于春天吃,是春天“树上的蔬菜”,所以吃香椿叶就叫“吃春”了。于是小乖妮就又急切地盼着奶奶把香椿叶搞来吃,但奶奶只是嘴里说“雨前嫩如丝”,却不在谷雨前就剪椿叶,依奶奶的说法是,谷雨前的椿叶虽然最是香嫩可口,但那时椿叶毕竟还小还处于嫩芽状态,剪掉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