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逼土匪缴械,踢周地主大门(3/4)
,有粮吃,有时候也算一个好去处。
孙德海往前拉开胸脯,让民团的人看看他身上的伤。
“咱们西北的爷们不说假话,这些伤全是日本鬼子给的,爷们不当孬种,绝不让鬼子欺负到我们头上,你们没有经历过,我可是亲眼所见。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全被鬼子刺刀捅死,绑在一起,一把火烧掉。”
“看得我心坎疼,想掉眼泪,想跟鬼子拼命。”
“这是我弟弟孙德胜,以前以为当兵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明白了,当兵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口饭吃,让更多人不受欺负。”
两位连长露出一身刀伤、枪伤,还是挺震撼的。
“干了,我加入独立团,跟李团长杀敌。”
“我也加入!”
“我也加入。”
民团上下,又走出十几名好汉,太行山下个个是响当当的爷们,民风彪悍。
李峰让董志辉制花名册,将民团新兵编一个步兵排,先在他手下调教。将土匪绳之以法,再去沿山各村宣传,争取再吸纳一些新兵。
以名,以利,双管齐下。
另外一个事儿则是九龙镇的投敌地主。
周福海已经铁了心当维和会长,手下一百多号护院,也摇身一变成了治安队。
既然碰上了,李峰当然要惩奸除恶,先揍一揍鬼子的帮凶。
他要是真跟鬼子纠缠不清,当了日军的眼线,还能借机引日军来援,半路伏击之。
水云坨距离九龙镇有30多里山路,超出了李峰的视野范围,看不到那边的情况。
有必要再来一轮侦查,亲自看看这位周地主的能耐。
当夜在水云坨休息,拂晓则引骑兵往北,直奔九龙镇方向。
李峰的即时战略视野不断蔓延,一直维持在11公里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直到镇子一点点的显露在视野范围中,住户并不多,山区镇子一般都不大,依山而建,沿路而栖。
最显眼的是几乎占据了半个镇子的周家堡,外墙用石头堆砌,内有多个房屋。
佃户、仆人住外院,周老爷一家住内院,除了外墙还有四个炮楼,架设歪把子机枪。
仅凭这一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