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兄弟相逢,遭遇孙德胜骑兵连(3/3)
越精锐越好,目标越小越好。
充分发挥机动、灵活优势,搭配即时战略视角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游龙。
可要是带着200多人,动静太大了,吃喝拉撒都难解决,连天上的侦察机都瞒不住。
随后将孙德海、孙德胜两人叫到了一起,简单开个会。
“眼下两个连队汇合,不利于我们在敌人眼前突袭,从连队内挑选出最精锐的士兵,保持五六十人规模,其余的人先向山区撤退,留作接应。”
孙德胜肯定是想留下的,可他要是留下,谁带伤兵?
两兄弟只能再分开,让孙德胜带部分马匹,挑选几名精锐加入队伍,带剩下的人沿山路往西。
带走缴获的武器装备,到山内村镇筹集粮草,安顿伤兵。
遇到地方民兵、武装,也好组织起来,依托山势构建防守工事。
防备日寇扫荡。
分好了任务后,两伙人重新分开。
轻装减重后,依旧是63人规模,藏匿于山区与平原边界,等候作战机会。
鬼子的侦察机已经多次向铁路沿线搜查,搜索平原地区可能隐蔽的兵力。
但并没有往山区搜索。
一方面山区复杂,仅靠肉眼难搜索到部队踪影,另一方面则是飞机紧张,数量不足。
侦察机自然是优先服务于正面战场,探查守军防线、兵力部署、火力等。
日寇师团主力集结,让李峰心心念念的野炮兵联队总算在铁路沿线露面了。
20师团兵力配备齐全,在野炮兵联队附近,游弋着机动性优良的骑兵联队,四五百骑的规模,活跃在主力部队两侧,负责掩护侦察作战。
这可不太妙了,如果有骑兵在侧翼掩护,即便突袭得手,也很容易被鬼子骑兵纠缠住。
骑兵连队有4个骑兵中队,各120骑,分别负责一片区域。
意味着李峰需要同时面对两个骑兵中队的盯防。
240骑拉开侦察,能轻易覆盖四五公里范围。
当即调整了作战策略,不偷袭野炮兵联队了,放他们过去,干后边的辎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