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难民分乡(1/4)
长青闻言脸色阴沉,拳头握得咔咔响。
驱赶难民来赤岭县,封锁赤岭县的商贸补给,洛寒衣此举若是对其他县而言,能轻易毁掉一个县!
那些难民如果无法安置,难民必然会造反起义!
自古以来,百姓不是被逼的饭都没得吃没有人会起义,安安稳稳种地,老婆孩子热炕头不香吗?
“洛寒衣,你不让我赤岭县好,我偏偏要好给你看!”
“明明所有人都不看好我,可我偏偏也不争气!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摔倒在崖边!”
“咳咳——”文秀才出身的文吏唐川在旁边小声提醒:“大人,是无人扶我青云志,我只踏雪上山巅,明明所有人都不看好你,可你偏偏最争气——”
长青脸上热血顿时一僵,随即抬手一巴掌打在唐川脑袋上:“就你知道多就你知道,我故意说笑话缓解下愤怒的气氛。”
唐川:“呵呵呵——哈哈,太好笑了大人,大人,您真是个天才。”
黄沙河镇
镇上的砖窑区飘起今冬第一缕炊烟时,杨兴怀正拄着枣木拐杖站在土坡上。
老人眯眼望着蜿蜒而来的黑点长龙,羊皮袄领口积了层薄霜。那是五千六百名难民,正沿着冻硬的河床缓慢移动。
“杨镇长,地屋都备好了。”
里正小跑着递来名册,哈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成冰霜:“按您吩咐,几十座废窑洞每座各隔成八间,每间暂时住两户人家。”
杨兴怀摩挲着名册上朱笔圈画的数字。这些废弃多年的连珠窑,去年县衙来丈量时还坚称“年久失修全无价值”。
如今青砖拱顶下铺着干草垫,墙缝糊了泥巴防风,倒成了雪灾里难得的暖窝。
“叮当——”
铜锣声惊飞枯树上的寒鸦。镇口粥棚前,十几个系红腰带的妇人正在搅动铁锅。
她们用的是县衙拨的糙米和小麦,往锅里扔了晒干的河鱼——这是黄沙河人待客的老规矩。
“排好队!按木牌领粥!”杨里正嗓子都喊劈了。他身后站着二十来个青壮,棉袄下鼓鼓囊囊别着柴刀。
昨夜镇议会吵到三更天,最终定下三条铁律:难民不得私占别人耕地、不得夜聚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