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爱的君子(4/7)
可巧,农家主人的小儿子在旁边看见了,也就向父亲说,要写联应对。
父亲心想,10岁的小孩懂个什么,还要对对子?正在犹豫时,儿子已挥笔写下了下联:
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
回句很有分寸,落落大方,表现了农家人的待人诚恳,这样一来,反倒使乾隆皇帝为难,留也留不得,走也走不得了。
好在他没穿龙袍,也不怕失身份,就以会会写对联人的借口,还是进去了。
讲完故事,孩子们都觉得有趣,自然就鼓掌,还连连说好听!还嫌故事太短,要再讲一个长一点的。我说再讲一个可以,你们听了可要动脑筋说说听后感给我听,他们都说好,没问题!又开始讲第二个故事了,这个故事名叫《苏学士联坛留芳》: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后,自认为博学多识,才思敏捷,于是很狂傲的在门前自书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不久以后,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来一本书向他请教。苏轼接过一看,书上尽是些他不认识的难字、僻字,他费了半天力,仍然不能明白,弄得脸上甚为无光,老人见状,也未说什么话,微微一笑,告辞而去。
苏东坡马上醒悟到,老人是前来告诫自己不要太狂妄,太骄傲的,于是急忙拿着笔出了门,在对联上添了四个字,变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后来,苏轼以此自勉,果真成为北宋时最有名的大文学家。
苏东坡有一次和诗人黄庭坚来到野外游玩,坐于一株古松下饮酒下棋,一阵春风吹过,松子偶落于棋盘上,苏东坡即以此吟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引颈四望,见不远处有一老翁坐于柳树下钓鱼,即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飞。”
第二天晚间,二人相携到江边散步,只见水天空阔,横无际涯,彩霞成绮,渔舟唱晚。黄庭坚随口出联: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对: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