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牛肉锅盔(3/5)
徐家人自是连连点头应下,木莲又送了一个蜂窝煤的小炉子和二十块儿蜂窝煤给徐婆子,让她留着家里用。
“这炉子夜里不用的时候最下面的盖子只需要留一点点孔,它便不会灭掉,同时也能保持温度,往上放一壶水,早晨起来就能有热水用……”
徐婆子叹道:“哎哟,这可是好东西,甭管是烧灶还是烧炉子,点燃的炭都得一次烧完,烧不完也留不到第二日……”
心说这高门大户的底蕴,他们小老百姓是想破脑袋,都想不透的!
东西交割清楚了,就让曲嬷嬷教徐胜两夫妻做锅盔
他们都会揉面发面,这个步骤就省下来了。
主要就是起面(酵面)与子面(生面)的配比,以及肉馅儿的调味,煎炸的火候,烘烤的火候等等。
木莲主打一个张嘴说,其他的是曲嬷嬷自己试出来的。
曲嬷嬷教得用心,徐胜夫妻学得仔细,但是要达到曲嬷嬷的口味,还得在家多试试。
这可是全汴梁城独一份儿的‘锅盔’!
一家人对木莲为何用牛肉不用猪肉和羊肉没半点疑问,有啥问的?
牛肉少呗!
但也不是买不着,只是正常售卖的牛肉又老又柴,少有嫩的。
毕竟屠杀耕牛是犯法的,高门大户要吃牛肉,那是人家自己庄子上的犍牛不小心‘摔死’的,市面上的可都是官府验看过,实在是不能干活儿的牛才可以屠宰。
锅盔用的是剁细的肉馅儿,老不老柴不柴都无所谓。
徐胜夫妻商量了一下,牛氏留在秦家跟曲嬷嬷学做锅盔,他则去找关系把牛肉的货源定下来,再去州桥把摊位定下来,这也得托人情找关系。
好在他们夫妻混迹汴梁城各大酒楼多年,还是认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
州桥夜市是开通宵的,适合卖锅盔,他们两口子可以一个卖白日,一个卖夜里!
夫妻两个都干劲十足。
牛氏学了一整天,做了好几十个锅盔。
不太好的留着自家当饭吃,还行的送去给邻居们尝尝,不错的,达到可以售卖标准的木莲全留了下来,让诨哥儿跑一趟,送到秦砺的衙门去。
这会儿已经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