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夏原吉的选择(2/3)
只见夏元吉站了出来,环视四周,缓缓说道:“诸位大人,派遣海外驻军,看似需要消耗巨大的财力,但实际上却蕴含着长远的利益;一旦海外贸易得以畅通无阻,其所带来的税收增长将会远远超过驻军的成本。”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而且,通过掌控关键之地,我们大明可以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获取更多的珍稀物资;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大明的经济发展将极为有利。
况且,三宝太监曾经说过,这些派驻军的地方,全年气候炎热多雨,非常适合种植水稻;有些地方的气候条件甚至可以让水稻一年种植三季,这对于解决驻军的粮食问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此外,那些地方还盛产橡胶,橡胶对于我们大明发展工业来说,可是必不可少的物资啊!而在大明境内,根本就没有橡胶这种东西。
那诸位大臣你们说,就冲着这一个原因,咱们大明难道不应该派驻兵吗?”
夏元吉、杨士奇可是在现代社会待过一个多星期的人。
见识过现代社会的种种,想大力发展工业,建设大明的心,强的不要不要的。
朱棣往海外派驻军的事,正是他们心中所想,怎么可能不支持呢?
尽管有杨士奇、夏元吉、姚广孝、朱勇、柳升等众多大臣齐心协力地支持,但朱棣并没有让太子朱高炽、汗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参加这次朝会。
因此,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心中仍然充满了疑虑,朝堂之上的争论之声也是此起彼伏,难以平息。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争论,朱棣抬起手来,示意大家安静。
他的目光坚定而沉稳,沉声说道:“朕心意已决,海外驻兵仪式对于大明的未来兴衰至关重要;朕深知其中的操作必定会遇到诸多困难,但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这个险值得一冒。”
接着,朱棣继续说道:“朕会妥善安排一切,确保大明境内的防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朕也会谨慎处理与各国的关系,绝不会让大明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朱棣可不是那种好说话的皇帝,他的强硬和果断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面对他如此坚决的态度,那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人虽然心中仍有担忧,但也实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