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同根不同心,兄弟终反目(5/6)
柳旭林探过头惊奇道:“既是兄弟,怎会如此?”
丁修杰便将奉国将军与靖江王的往事向二人娓娓道来。
原来奉国将军朱佐敏与靖江王朱佐敬同出靖江王府,两人的父亲便是上一代靖江王朱赞仪。
永乐六年五月,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死于桂林,年仅二十七岁,赐谥曰悼僖。朱赞仪死时膝下有两子两女,长子朱佐敬时年五岁,次子朱佐敏年纪更小,两人既非悼僖王妃张氏亲生,也非一母同胞。
永乐九年十月,根据明例“无嫡子则由庶长子袭封”的规矩,年仅八岁的朱佐敬承袭爵位,成为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敏封奉国将军。
靖江王一脉是明朝唯一非太祖皇帝朱元璋直系血脉的王族,初代靖江王朱守谦是朱元璋的侄孙,其爷爷朱重四是朱元璋的胞兄。元至正四年,朱重四与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饿死于淮北饥荒中,朱元璋称帝后追封父亲朱五四为淳黄帝,庙号仁祖,追封兄长朱重四为南昌王,列祀家庙。
因为血脉特殊,《皇明祖训》对靖江王一脉爵位承袭做出特别规定: “靖江王子比正支郡王宜递减一等授辅国将军”。当年朱赞仪袭爵靖江王位时,其庶出兄弟只能被封为低一级的辅国将军,而非正常的镇国将军;等到朱佐敬袭爵靖江王位时,朱佐敏又降一级,只被封为奉国将军。这种“嫡子身份地位不变,庶子爵位逐代降低”的政策为兄弟俩的矛盾埋下隐患。
正统三年春,靖江王朱佐敬为了讨王妃沈氏欢心,在王府内以灯山堆制巨鳌,并遣军丁四十余人表演杂剧,是夜王府灯火通明,大批百姓涌入欢度新春,而王妃沈氏则现身廊下引得众人欢呼。此事过后不久民间开始流传当夜王妃与人幽会私通的故事,朱佐敬认定弟弟朱佐敏是谣言流传的幕后推手,派府兵九人打砸奉国将军府,又诬陷朱佐敏与自己的两名使女私通。
此事沸沸扬扬闹了许久,朱佐敏胳膊拧不过大腿,便打算入京告御状。
朱佐敬得知后以六条黄金贿赂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企图让他在此事中帮自己说话,不料杨荣转身便向皇帝揭发靖江王行贿罪行。小皇帝朱祁镇大怒,待广西总兵安远侯柳溥查明真相后亲自修书裁决:对靖江王朱佐敬的行为定性为“昧心造伪,上欺朝廷”,又责问其“此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