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会之理解(1/5)
论理解
一、理解的内涵
(一)从哲学层面看
理解在哲学中一直是一个核心的概念。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如柏拉图认为理解是对理念世界的把握。他强调通过理性的沉思,人们能够穿透现象世界看到背后永恒不变的理念。这种理解不是简单的感官认知,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例如,当我们看到众多具体的“美”的事物时,能够透过它们理解到那个抽象的“美”的理念。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解是人类的先验认识能力的一部分。他认为我们的理解能力具有一些先天的范畴,如时间、空间和因果性等。这些范畴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框架。比如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我们先天具有因果性的范畴,能够将事件的先后顺序理解为因果关系。
(二)从心理学角度
1 认知心理学中的理解
- 理解被视为信息加工的过程。当我们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时,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等一系列操作。以阅读一篇文章为例,我们首先要识别文字符号,然后根据已有的词汇知识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再通过句法规则理解句子的结构,最后整合各个句子的意义来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
- 理解还涉及到知识的激活与整合。如果我们在阅读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文章,我们大脑中存储的有关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会被激活,并且与文章中的新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对这篇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2 发展心理学中的理解
-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理解能力是逐步发展的。婴儿最初只能对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感知性的理解,比如他们知道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逐渐扩展到社会和情感领域。例如,幼儿开始理解他人的情绪表情,并且能够根据他人的表情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他们对他人心理状态理解的初步表现。
- 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有不同的水平。在小学低年级,儿童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数字和简单的运算规则,而到了高年级,他们能够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如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知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